灰驯狐猴学名Hapalemur griseus,外文名Alaotran Gentle Lemur, Alaotra Reed Lemur,有3个亚种。灰驯狐猴的身体形状、手脚构造虽然像猴子,但是它的嘴脸,却是又像狐狸又像狗。大多在早上和傍晚活动。是很罕见的以竹子为主食的灵长动物。主食:竹髓、竹叶、竹茎等。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
金竹驯狐猴(学名:Hapalemur aureus)外文名Golden Lemur,是一种小型狐猴。金竹驯狐猴结群活动,成员在2-6只之间,通常是3、4只,包括一对成年狐猴、几只亚成年狐猴和狐猴幼崽。生活在竹子茂密的雨林中而且生性好动,一天之内平均移动距离在400米左右。金竹驯狐猴主要食嫩梢,攀缘植物和当地特有的巨型竹。主食是竹笋和竹...
阿劳特拉湖驯狐猴(学名:Hapalemur alaotrensis),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中被列为“极危”物种。该物种在野外仅存两个分立的种群,数量不到3000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第一大湖阿劳特拉湖面积1.9万公顷的沼泽地带。阿劳特拉湖驯狐猴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完全以湿地为栖息地的灵长类动物。稻田开发、旱季滥烧沼...
桑氏美狐猴(学名:Eulemur sanfordi)外文名Sanford's Brown Lemur,无亚种,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狐猴。桑氏美狐猴活跃在整个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时间。群居性,但是群体并不固定。通常集群为3至12只个体,有时9-12只在一起。每个个体都向身上涂抹尿液作为气味识别。领地有重合,但是相邻群体之间一般避免接触。对森林的适应...
红额美狐猴(学名:Eulemur rufus)外文名Red Brown Lemur,集小群生活,一般是8-10 只。狐猴的身体形状、手脚构造虽然像猴子,但是它的嘴脸,却是又像狐狸又像狗。喜欢晒太阳,因为很怕冷,晒的时候背脊弓起,很像一只松鼠,伸手伸脚,享受太阳的温暖。它们性情温和,喜洁净,每天都用爪子梳妆理毛。红额美狐猴以果子为食,...
红腹美狐猴(学名:Eulemur rubriventer)外文名Red-bellied Lemur,无亚种,是美狐猴属最稀有的品种之一。红腹美狐猴生活在各种森林中,活跃在整个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时间。群居性,通常集群为2至6只的家族式小团体。由占主导地位的雌性带领,这些团体活动和取食的范围在1020公顷内,相对于其他体型大的狐猴物种领地比较小。...
獴美狐猴(学名:Eulemur mongoz)外文名Mongoose Lemur,无亚种,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狐猴。獴美狐猴的活动模式随季节而变化,使得它非常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在整个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行为差异很大。在旱季,更倾向于昼伏夜出,在雨季来临后,就改变为更多白天或晨昏活动。一年中都以水果为食物,但花盛开时也可以作为...
黑美狐猴(学名:Eulemur macaco)外文名Black Lemur,主要栖息在马达加斯加潮湿的热带雨林中,另有一部分喜欢生活在干燥地区。群居,通常是7-10只生活,由年长雌性带领,有领地意识,并具有攻击性以水果、花粉、花蜜为主食,食物短缺时也吃树叶和昆虫,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植物授粉。黑美狐猴是一夫多妻制的,雌性在每年的...
褐美狐猴(学名:Eulemur fulvus)外文名Brown Lemur,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狐猴。褐美狐猴活跃在整个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时间。群居性,但是群体并不固定。通常集群为3至12只个体,有时9-12只在一起。每个个体都向身上涂抹尿液作为气味识别。领地有重合,但是相邻群体之间一般避免接触。对森林的适应性很高。褐美狐猴在树上或地面...
蓝眼黑美狐猴(学名:Eulemur flavifrons)外文名Blue-eyed Black Lemur,2010年确定为独立物种。蓝眼黑美狐猴以前被认为是黑美狐猴的一个亚种。所有它的学名曾经是Eulemur macacosubspeciesflavifrons(Gray, 1867)。考虑到黑美狐猴和蓝眼黑美狐猴的形态差异的一致性,这种分类的保留是不恰当的。蓝眼黑美狐猴...
冠美狐猴(学名:Eulemur coronatus)外文名Crowned Lemur,是该属中最小的物种。冠美狐猴群居性,但是群体并不固定。通常集群为5至15只个体,有时9-12只在一起。每个个体都向身上涂抹尿液作为气味识别。领地有重合,但是相邻群体之间一般避免接触。对森林的适应性很高。这些团体通常包含若干成年雄雌。 特别叫声可能被用来...
红领美狐猴(学名:Eulemur collaris)外文名Collared Brown Lemur,是中等规模的狐猴。红领美狐猴集3至12个的小群生活,最多时也曾发现过达29只的大群。活跃在整个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时间。主要以果子为食,也吃嫩叶、花、树皮、树液、土壤、昆虫、蜈蚣和马陆。当这些狐猴在丛林中穿梭时,不太容易将它们同猴区分开来。这些体...
灰头美狐猴(学名:Eulemur cinereiceps)外文名White-collared Brown Lemur,白天或夜间活动,吃昆虫、果实、芦苇、树叶,偶尔吃小鸟。单独或以家庭方式结群。有蛰伏现象,雌性在每年的6-7月繁殖,每胎产1-2仔,妊娠期120-129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保护野生...
白领美狐猴(学名:Eulemur albocollaris)外文名White-collared Lemur,曾经是褐美狐猴的亚种之一,2008年确定为独立物种。白领美狐猴活跃在整个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时间。群居性,但是群体并不固定。通常集群为3至12只个体,有时9-12只在一起。每个个体都向身上涂抹尿液作为气味识别。领地有重合,但是相邻群体之间一般避免接...
白头美狐猴(学名:Eulemur albifrons)外文名White-fronted Lemur,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狐猴。曾经是褐美狐猴(Eulemur fulvus)的亚种,2001年确立为独立物种。白头美狐猴活跃在整个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时间。群居性,但是群体并不固定。有时集群为3至12只个体,通常5-7只在一起。每个个体都向身上涂抹尿液作为气味识别。领地有...
叉斑鼠狐猴学名Phaner furcifer,据保护国际组织称,这个可能的新狐猴物种。目前关于该物种的了解甚少,虽然国际保护组织的专家怀疑它很可能是由于丧失栖息地而濒临灭绝的物种。叉斑鼠狐猴以温带落叶林的树脂为食,它的叫声响亮,高亢,且脑袋易晃,手脚宽大,能轻松抓住树枝,舌头较长容易吸取花蜜,牙齿专用于啃树皮,是典...
科氏倭狐猴学名Mirza coquereli,是一种在夜晚活动的动物,栖息在树的低处,公猴一般单独行动,母猴则会组成一个小的群体。它们主要以水果、花、昆虫等为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近危(NT)。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赤褐倭狐猴学名Microcebus rufus,杂食性,其中多数更偏重果实,有些更偏重昆虫,还有些以树脂为主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倭狐猴学名Microcebus murinus,出没于潮湿的热带雨林,树栖,群居,通常30只左右结对生活在小溪或河边。以水果和虫子为主食。白天躲在树洞中度过。傍晚时分,即便醒了,它们也要等到日落才在树枝间灵巧地窜来窜去。它们的行动很谨慎,常常是一闪即逝。因为它们用那双外突的圆眼睛征服了森林的黑夜。好斗,常常为了领地而争...
红灰倭狐猴(学名:Microcebus griseorufus)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