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菊头蝠属于独居型的蝙蝠,一个坑道、洞穴或树洞仅可发现一只或零星个体。使用常频窄带的回声定位(即恒频)声波探测环境中的猎物。夜行性,以昆虫为食。居于洞内较深处。...
球果蝠是蔡桂全和张迺治(1980)根据采自西藏墨脱的2只雄性标本,其颈下侧各有一个圆形棕黄色刷状斑,耳壳下前缘1/2为白色,颈背为褐蓝色等特征,命名墨脱亚种(<S. b. motuoensis>)。国内外学者(Corbet & Hill, 1992;Bates & Harrison, 1997;张荣祖,1997;王应祥,2003)予以认可。主要分布在南亚一带,...
琉球狐蝠是台湾产翼手类中特有的唯一的食果蝠,为典型的树栖蝙蝠,依靠视觉及嗅觉搜寻食物,主要以桑科榕属的果实为食。其并不使用超音波定位,而是依照视觉与嗅觉寻找食物,住在树上,而非阴暗的洞穴。由於数量稀少,於日本及台湾都列入保护。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琉球群岛。翼手目分为小蝙蝠亚目和大蝙蝠亚目,小蝙蝠亚目的...
暗褐彩蝠为森林性蝙蝠,标本使用蝙蝠竖琴网采集捕获于毛竹林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之中的通道,稀少种类。Wu et al.(2012)曾利用海南和台湾采集的标本,报道了泰坦尼亚彩蝠(<Kerivoula titania>)为中国的蝙蝠新纪录。李锋(2015)等报道了泰坦尼亚彩蝠为江西的蝙蝠新纪录;而我国台湾学者 Kuo et al.(2017)发...
彩蝠的数量非常稀少,在茶树林、香蕉林、荔枝园及房屋附近飞行觅食,近年有人在海口和三亚香蕉园的嫩叶中捕捉到该种蝙蝠。以昆虫为食。彩蝠一般栖息于森林以及树叶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半岛。 亚种彩蝠广东亚种(学名:Kerivoula picta belissima),Thomas于1906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广东等地。该物种...
毛翼管鼻蝠为森林性蝙蝠,以甲虫等为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在相同的环境中还采集到暗褐彩蝠(<Kerivoula furva>)、大耳菊头蝠和中管鼻蝠等。稀少种类。但近年随着调查的深入,该种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学者分别报道了湖北、湖南、浙江、海南和贵州分布新纪录,使该种在我国的分布区扩大到整个华南地区。因...
罗蕾莱管鼻蝠是小型管鼻蝠。Eger & Lim(2011)利用广西底定的一个标本发表新种后, Tu et al.(2015)在越南王岭自然保护区捕获3只管鼻蝠,根据其体型大小和线粒体 COI基因的差异,描述为越南亚种(<Murina lorelieae ngoclinhensis>)。黎舫等(2017)报道了云南该种管鼻蝠新纪录,应属指名亚种(<M. l. lor...
白腹管鼻蝠社群结构复杂,是典型的群居性夜行动物,常与其他蝙蝠种类共同栖息在同一山洞。有时也栖息在树洞和建筑物中,冬季在山洞和岩缝中集群冬眠。白腹管鼻蝠发出典型的短持续和宽带的回声定位声波,用于在林间空地上捕食昆虫。白腹管鼻蝠通讯叫声也十分复杂,常随着发声背景的改变而变化。白腹管鼻蝠冬眠时进入较大山洞...
中管鼻蝠夜行性。食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栖于中低海拔林地,但适应多种栖息地,在林区、农业区活动。拉丁学名有时拼写为 <Murina huttonii>,中文名也称大管鼻蝠。曾经有学者将 <M. tubinaris>归入本种的亚种,但 <M. tubinaris>应为独立种。2009年9月,对南岭自然保护区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
哈氏管鼻蝠为 Csorba & Bates(2005)利用采集于柬埔寨基里隆国家公园的标本发表的新种,被归入“ <cyclotis>”族群, Wu et al.(2010)报道了在海南尖峰岭发现的中国新纪录。模式标本为薄雾网捕获于有许多非成年阔叶林小河边(Csorba & Bates,2005);江西、广东标本均为竖琴网采集;海南标本采于2008年9月...
艾氏管鼻蝠是数量稀少的树栖蝙蝠。栖息于山区森林或枯叶簇中,单只或集小群生活。以昆虫为食。该种为 Furey et al.(2009)发表的新种,Francis & Eger(2012)将采集了广西和贵州的标本作为中国新纪录种予以报道。传统上将体型较小、体被金色毛发的管鼻蝠种类鉴定为金(小)管鼻蝠(<Murina aurata>)。而艾氏管...
圆耳管鼻蝠是夜行性蝙蝠,以小型昆虫为食。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度250-1500m的森林和农林地区。在东南亚,主要栖息在热带雨林,沿海地区也较为常见。多栖居于树叶中,如躲藏在豆蔻的死叶或干叶下,也曾被采自小山洞和岩石隐蔽处。与中管鼻蝠(<Murina huttoni>)非常相似,标本相对少。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
南长翼蝠一种体型较小的长翼蝠,在我国的分布较亚洲长翼蝠偏南,栖息于岩石洞穴内,常聚集成几十上百只的种群。同栖于一洞穴内的有大蹄蝠、中华菊头蝠、鞘尾蝠等。南长翼蝠背部毛色为深棕或深灰色,腹部颜色较浅;每年7至8月呈现特别色态,头部和上半身为棕色,下半身则深棕色;眼睛细小;耳朵短小呈三角形,耳屏短钝而向前...
亚洲长翼蝠栖息于黑暗潮湿积水的大石灰岩溶洞内,集聚成数千只甚至上万只大群,层叠在洞顶岩壁上。具冬眠习性。以小飞虫为食,尤以膜翅目和双翅目居多。 <Miniopterus schreibersii>曾被认为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近期分子系统学与形态学研究发现其内包括几个种,且将中国区域分布的 <M. s. fuliginosus>亚种提升...
灰大耳蝠具有达到或超过头体长的耳郭,也有人叫大耳蝠或兔耳蝠。栖息于建筑物、树洞和岩洞中。数量非常稀少,单只或集小群。有冬眠习性。以昆虫为食。...
大耳蝠显著特征为具有超过头体长的耳郭,也叫长耳蝠或兔耳蝠。单独栖居,不与其他蝙蝠混居。9月开始入眠,冬眠中的大耳蝠,不食不动,耳折于臂下,仅露出耳屏,体表温度仅有5.5℃。大耳蝠筑巢在洞穴、深的岩石裂缝以及遗弃的矿井中,最多也只是一小群一起筑巢,这是由于可以容纳大群体的栖息地点非常的不足。在一个地点有着...
小黄蝠从海平面至海拔1100m均有分布,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蝙蝠种类。已知在寺庙、洞穴、中空的树、棕榈叶、建筑物的屋顶、墙壁、废弃建筑和树洞中均可聚集成数十只到几百只种群。夜行性,在黄昏很早就飞出觅食,以昆虫为食。飞行较低,冬季来临前有迁飞到越冬地的习性。小黄蝠也会栖息于棕榈科叶丛中,亦会利用桥墩下之燕巢...
大黄蝠为热带种类,居于古庙、古塔、树洞、房屋之天花板上、顶楼等处,单独栖居或2—3聚集,或二、三十甚至上百只结群而栖。入晚出来飞翔觅食。以昆虫为食。...
斑蝠数量较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萨姆。栖息于热带、温带阴湿的石缝内。群栖。黄昏及夜晚出洞,在竹林和树林周围中觅食,以昆虫为食。斑蝠栖息于洞穴的陡壁高处或挂于高树枝上,傍晚可见于居民点附近捕食昆虫,晚上7时半至9时为其捕食高峰。我们所采的3只标本均在山区住房附近于傍晚获得。与其捕食昆虫的食性相适应,其肠...
亚洲宽耳蝠栖息于北方或高寒地区山洞、树皮或建筑物内。平时单只或小群活动,繁殖期聚集成群。有冬眠习性。以昆虫为食。对人类有益。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