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翅正面黑色,翅室有界限模糊的白色长卵形斑。后翅正面翅基红色,中域白色,被黑色翅脉分割;外缘黑色,散布有白点;臀区黄色。分布在我国南方及南亚各国。成虫春季出现,似报春花,故名。...
蚜灰蝶Taraka hamada Druce又名棋石灰蝶。体小形,翅展22-26mm。翅黑褐色,无斑纹,缘毛黑白相间。反面白色,前后翅各散布20余个黑斑,翅中央黑斑较大,排成不规则纵列。雌蝶前翅顶角圆,雄蝶较尖。幼虫专以蚜虫为食,在蝶类中是不多见的有益种类之一。分布:我国南部;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金凤蝶(Papilio machaon)的幼虫取食茴香和胡萝卜等,所以俗名也叫茴香凤蝶或胡萝卜凤蝶。它的幼虫在藏医药典中称“茴香虫”,夏季可以在茴香等伞形科植物上捕捉,以洒醉死,焙干研成粉,备用,有理气,止痛和止呃等功能,主治胃痛,小肠疝气和膈等。每次用量2-3只。金凤蝶又叫黄凤蝶。翅展73-85mm。翅金黄色;前翅...
人类对蝴蝶的称颂,自古而然,而且中外似乎一致;骚人墨客,已不知为它们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画家们也常将它们融入令人低回的乐章;甚至凡夫俗子,见到它们也曾藉着粗俗的字眼,诉说他们的感受。所以这种素有“大自然的舞姬”之称的昆虫,与人类的生活可以说息息相关。蝴蝶自古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吟诗作词中常提...
那些有毒或难于下咽的蝴蝶常有醒目的色斑,以显示它们的存在,使捕食者容易识别它们。对这些蝴蝶来说,在它们被其天敌攻击前就被识别为不可食者是非常有利的。为此,它们常利用黑、红、桔黄、黄和白等颜色混合而成的醒目色彩。鸟类或其它捕食者一旦误食一次这些蝴蝶,此后就再不捕食具有类似花纹和颜色的蝴蝶。在具有这种...
具有眼斑或其它醒目颜色的蝴蝶也可以通过突然暴露这些斑纹使天敌受到惊吓而获得保护。这类似于某些蛾类的闪光色。这类蛾在休止时由于前翅呈褐色而很不明显,但当它们受到骚扰时会突然抬起前翅而露出后翅上的醒目色斑。这样会延误捕食者的捕食时机而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逃离天敌。虽然蛾类中这种色彩与行为的组合特别显著...
另一种保护色是利用花斑吸引捕食者的注意力,从而避免致命部位受到伤害。眼斑,存在于大多数蝴蝶翅上的花纹,也许是这种色彩的最好例子。眼斑在眼蝶科、闪蝶科和环蝶科中最常见。这些类似眼睛的斑纹可能很简单,例如很多眼蝶的“眼”由一个黑色的圆斑组成,其边缘仅有一圈白色的细线。一些眼斑则与脊椎动物的眼有着惊人...
隐藏色可以结合花纹、翅形及休止状态来增强伪装效果。蝴蝶休止时最易被察觉的显著特征是其翅的三角形轮廓。常常可以在整个隐藏色上发现一些附加花纹,这些花纹起着消除翅膀轮廓或破坏其整体形状的作用。荨蛱蝶是具有这两种花纹的一个范例。其翅反面的褐色类似于枯叶,其翅缘为暗与浅褐色交替排列,从而在视觉上破坏翅缘...
幻紫蛱蝶幼虫阶段的伪装色彩是隐蔽色的一个很好例子。成虫在7月份将卵产在柳叶上,幼虫孵化后即取食柳叶,直到3龄。这时呈淡绿色的蛞蝓形幼虫爬到一个枝条的分叉处,在那渡过一个冬天。越冬中的幼虫转变为淡褐色,与树皮的颜色完全相符。春天来了,幼虫恢复取食刚吐露的叶芽,并很快变回成绿色,且有与柳叶完全一样的形...
宽尾凤蝶的5龄大幼虫在受惊而翻出臭角时,还使三胸节鼓凸呈特大的三角形,配合其上的三大黑斑,形成毒蛇样的威吓姿态,籍以自卫。红角大粉蝶的5龄大幼虫在受惊时,能抬起虫体前五节,配合其腹面特具有的斑纹,酷似攻击前的眼镜蛇的姿态,恐吓外敌,籍以自卫。成虫前翅底色黑褐色,后翅与之相同,但在中室附近有大型...
成虫为大型眼蝶。翅黑色。前翅正面亚外缘有2列小白点,内侧1列较大;前缘中部斜向后角有l列大白斑,后3个最大;中室端也有1个大白斑。后翅正面亚外缘有1列白斑。分布陕西、四川、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台湾、福建。...
蝴蝶的拟态现象曾有过大量的研究,且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热带蝴蝶中有如此众多的蝴蝶在外形上非常相似而事实上却是完全不同的种或不同的科,这无疑是最令人注目而又非常有趣的现象之一。拟态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设想:某些种类的蝴蝶对鸟及其他捕食性天敌来说是令其厌恶的,不可口的或不可食的,且这些种类具有醒目...
蝴蝶从卵到成虫四个阶段,无一不受到天敌的攻击。卵期常受到小蜂总科的昆虫寄生;幼虫期是最易受到捕食的时期,鸟类、步甲、土蜂、胡蜂、猎蝽等是蝴蝶幼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寄蝇、茧蜂、姬蜂也常寄生在它们体内,它们还常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蛹期的天敌有姬蜂、小蜂、马蜂等;成虫的天敌有鸟类、蜻蜓、盗蝇、蜘...
中等大小。前翅长40毫米,翅面灰绿色,自翅基部向外有纵行斜带,前线下方至中室内侧呈棕黑色,内有3个不规则的淡黄色斑,中室以外至外线间有白色宽带,棕褐色的翅脉极为明显,外线至外缘间棕黄色,内有黑色横纹,外缘镶有黑白相间的缘毛;后翅基部粉绿色,中线由黑色斑点组成,外线呈放射性纵纹及三角形黑斑,外嵌淡黄色...
二尾凤蝶别名:双尾褐凤蝶,二尾褐凤蝶,云南褐凤蝶,二尾褐绢蝶。翅展65~77mm。翅黑褐色,前翅上半部有6条黄色或黄白色的斜横带,从基部数第1、2条到后缘,4和5条在中间合并后到后缘,亚外缘区有1条从前缘直达后缘,使翅面黄白色与黑底色的比例几乎相等。后翅黄色斑纹比较散乱,亚基区有1条斜横带,中区上半部有2...
大紫蛱蝶Sasakia charonda Hewitson翅展93-120mm。雄翅基至中部紫色,有白色斑,其余部分暗褐色,有黄色斑;雌全翅均为暗褐色,最内的斑纹白色(有的个体黄色),翅展时围成椭圆形,以外斑纹皆黄色。雄后翅臀角有2个相连的红斑。本种以美丽的色彩,十分惹人喜爱。在日本被选定为国蝶。分布于陕西、河南、湖...
长尾虎凤蝶的发现和被公诸于世,有着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1944年,我国著名的蝴蝶专家李传隆教授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第9次扑蝶旅行,途至陕西秦岭,在翻越群山峻岭朝着山顶攀登时,走到仰望才能见天的两座高山之间的密林深处,无意中采到了一只个儿略大、色泽较深的虎凤蝶,经确认为交配过的雌蝶。李教授从它的腹端向后延...
在祖国长江南岸的早春3月,就能看到一种体型中等、色彩艳丽、翅面斑纹黄底黑条而有似虎斑的凤蝶在翩翩起物,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国产珍蝶-中华虎凤蝶。由于它出现在惊蛰前后,所以也有人叫它为惊蛰蝶。中华虎凤蝶雄蝶体长15-17mm,平均16.2mm,翅展58-64mm,平均60.8mm;雌蝶体长17-20mm,平均18.6mm,翅展59-65mm,平...
本种形态与金斑喙凤蝶极相似,唯独后翅的金黄色斑呈带状,故又名金带喙凤蝶。成虫翅展80~100mm。身体、翅面大部分翠绿色,雌雄异型。雄蝶前翅基半部色深,以外侧黄绿色而内侧黑色的横纹分界;端半部隐现2条黑色的宽横带;外缘有2条平行的黑色横线。后翅中域有1块金黄色弧形大斑;外缘齿状,有新月形黄斑。反面前翅...
金斑喙凤蝶隶属凤蝶科。翅展8.1厘米左右。因后翅有一块金黄色大斑故名。雌雄异型。雄蝶翅面翠绿色。前翅外缘有2条黑带,前缘至后缘近后角处有1条黄绿色的斜带。后翅中域有1大型金黄色斑,外缘有1根细长的尾突。雌蝶前翅淡黑色,外缘带黑色,亚外缘有1条绿色的细带,从前缘经中室中部到后缘有1条白色斜横带。后翅中域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