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美国《Science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课题组卢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高精度CT扫描技术,他们对4.1亿年前的掠食鱼类箐门齿鱼的精细脑腔结构进行详细研究,揭示了箐门齿鱼兼具肉鳍鱼类干群和冠群镶嵌特征,开始解开肉鳍鱼类早期演化阶段的层层谜团。&n...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阿尔伯格联合团队在脊椎动物颌演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最新一期(2016年10月21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一种4.23亿年前的志留纪盾皮鱼——长吻麒麟鱼(Qilinyu rostrate),填充了硬骨鱼式的全颌与盾皮鱼式的原颌两种状态之间的形态学鸿沟...
近日,古脊椎所徐光辉研究员及其研究生马昕莹和任艺在美国《PeerJ》杂志上发表了云南贵州三叠纪鱼类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详细描述与贵州龙共生的一种新的铰齿鱼类,并将它命名为王氏富源鱼。这是铰齿鱼类化石在我国中三叠世拉丁期地层中的首次发现。早在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从云南到贵州进行野外...
鲱形超目(Clupeomorpha)鱼类分为鲱目(Clupeoformes)(如沙丁鱼和长江刀鱼等)和已灭绝的埃笠姆鲱目(Ellimmichthyiformes)两大类。埃笠姆鲱俗称双棱鲱(double armored herrings),其记录最早见于早白垩世,并延续至渐新世(渐新世材料尚在研究中)。它们曾广布于南美,西非,北美,地中海沿岸和东亚等地。目前已知...
据《古脊椎动物学报》最新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在我国云南罗平发现了两亿四千万年前一种新的铰齿鱼类,命名为优美玉带鱼,并将其归入拱鱼目腊山鱼科。优美玉带鱼代表了世界上最早的铰齿鱼类化石记录之一,它的发现为了解全骨鱼类的早期演化和铰齿鱼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nbs...
在解释和复原不完整或者形态奇异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时,有时会将其背腹甚至前后轴向弄颠倒,整个古生物学史上都不乏这样的案例,如薄板龙(Elasmosaurus platyurus),怪诞虫(Hallucigenia)等等。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朱幼安、卢静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
世界上五种最可怕的鱼类...
世界上会爬树的鱼...
“美人鱼”真的很美丽吗?...
会喷火的鱼你见过吗?...
鱼需要睡觉吗?...
鲨鱼为什么会撞船...
鲸鱼之间的语言交流...
海里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
动物界的“活化石”...
动物界的“伪装大师”...
鲎鱼的血液为什么是蓝色的?...
观赏鱼褪色的原因很多,专家指出大致有以下几种:水质不稳--每种淡水鱼都有适合生长的水质酸碱度,如果在一个鱼缸里饲养太多不同种类的鱼,除了可能会有打架情形发生外,寒、热带鱼和水中酸碱度的差距,也会造成观赏鱼生长发育的不良。营养不足--一般观赏鱼若只用普通饲料喂养,时间久了难免营养不良缺乏阳光--观赏鱼虽长在...
动物的眼睛,千奇百怪,十分有趣白天活动的松鼠,夜间就看不见东西猫头鹰白天常是一眼闭一眼张,对眼前的一切熟视无睹,夜间在暗弱的光线下飞行,能看到离地面几尺的老鼠蝙蝠是睁眼瞎子,它在飞行中不断从口、鼻里发出高频率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和猎物以后反射回来,被它的耳朵所吸收,它是用“耳朵”来代替眼睛的。鲨...
过去常说:“千年鹤,万年龟”当然这只不过是语言上的夸张,据说体重达250~260公斤的大乌龟能活300~350年,仍可算是动物界中的长寿者了野生鳄鱼也可以活到300岁,然而,有的研究者则认为它只不过能活40~50年。人们往往认为大象的寿命最长,其实大象的寿命一般来说仅有六七十年,很少能活到100岁鲸鱼曾被当做古生动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