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目前约有2.2万种鱼,它们分布在几乎所有尚未受到严重污染的咸水或淡水环境中。生活在海洋、湖泊、江河和溪流中的这些鱼类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漫长进化期,并已习惯了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鱼类具有不同的生理机制:淡水鱼生活在缺盐的水域中,所以它们需要把盐聚集到体内;而咸水鱼则恰恰相反,它们生活在高渗环境中...
据中科院官网,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经一年多的努力,他们根据基因技术,利用鱼类精准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无刺喜头鱼。所谓喜头鱼就是鲫鱼,对应到这次的成果即为无肌间刺银鲫突变体。专家介绍,数尾这种 " 新银鲫 " 在水中灵动游弋,外观和行动与一般喜头鱼无甚差别。武汉人爱吃鱼,喜...
平时我们到动物园的时候,应该很少人会仔细阅读那些介绍动物的看板吧?多数人应该都走马看花,不然就是跟动物自拍……你们考虑过动物的感受吗!!!不过呢~其实只要你愿意多花点时间,就会发现其实动物们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有趣资讯。今天就来讲讲各种不同动物的有趣又有点悲伤的小知识吧。长颈鹿一晚只会睡两个小时,做梦是...
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之一。因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自四千年前起,人类便开始对儒艮的捕杀,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制革,迄今儒艮数量已极为稀少。成年兽体长可达3米,重300多公斤。母兽在哺乳期,常用前肢搂抱小崽,使头和胸露出水面,...
鳖,俗称“甲鱼”,“团鱼”,广东叫“水鱼”,是野生爬行动物,栖息在河湖、池沼中,白天喜欢潜伏水底,有时也露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它除在水中掠食鱼虾螺蚌之外,也会爬上岸来猎食蚯蚓等小动物,饱食以后又潜往水底。由于它经常栖息在水底泥沙中,故身上往往沾满了青苔等附着物,每当晴朗暖和的天气,会爬上岸来晒晒太阳...
热带鱼指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江河湖海中可供观赏的鱼。如红箭、蓝星、黑玛丽、珍珠、燕鱼等。这些鱼身体小,形状奇异,颜色美丽,曾赢得了世界上千百万爱好者的欢心。饲养热带鱼源于德国。公元1840年左右,一个德国人偶然在河中发现了几种美丽的热带鱼,捞回家中用玻璃容器饲养,并在容器中放入水草、砂石等,看上去有如天然...
金鱼,是我国的特产。因它体态憨浑优美,多姿多样,绚丽鲜艳,而成为历代人们的一种观赏物。金鱼大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有黑色、黄色、红色、青色、彩色等多种颜色之分。大体可分为金鲫种、文种、龙种、蛋种四大类。其中水泡眼、蛋球、狮子头、蛤蝗头、灯泡眼、各色龙睛、各色高头等,都是极美的珍品。金鱼,古代又称“...
地球上咬力最大的动物湾鳄。湾鳄为23种鳄鱼品种中最大型的,亦是现存地球上最大的爬行动物。湾鳄又称海鳄、咸水鳄、呼雷、食人鳄、河口鳄、马来鳄、裸颈鳄等到等,是鳄科鳄属的一种鳄鱼,位于湿地食物链的顶端。成年湾鳄体长2-7米,体重600-1000千克。有记录表明,世界上最大的湾鳄有7米长。湾鳄上颌每侧具有16-19枚牙齿,下...
地球上体型最大的鱼是鲸鲨,又名鲸鲛、豆腐鲨、大憨鲨,属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是最大的鲨,也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鱼类,它通常体长9-12米,最大个体可长达20米,体重最大达12500千克,为鱼类之冠,还拥有一个宽达1.5米的嘴巴。初次听到“鲸鲨”这一名称,大多数人或许会纠结到底是“鲸鱼”还是“鲨鱼”,称其为“鲸”是因为...
坊间关于龙是否真的存在过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究竟有没有龙,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这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与龙神似的动物,或部分或整体。比如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种六角龙鱼,它的身上就有许多龙的特征。美丽的六角龙鱼需要说明的是六角龙鱼并不是真的鱼,它只是获得了一个鱼的名字。如果按生物学来分类的话,六角龙鱼...
鲨鱼可以说是当今海洋生物中的顶级霸主了,无论是速度、咬合力、撕咬能力还是攻击策略,都算是一等一的好手。但是如果把时间推到4.05亿年前—3.65亿年前的泥盆纪,鲨鱼可就算不上出众了,甚至还不幸地沦为了弱势群体,被一种名为邓氏鱼的海洋巨兽各种欺压。邓氏鱼吞食鲨鱼那么,邓氏鱼究竟有多强呢?先不说它的体测数据,光...
11月30日上午,浙江丽水市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市行政中心举行,会上宣布丽水市发现一个淡水鱼类新物种——瓯江小鳔鮈[biào jū] 。并正式发布《丽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这也是全国首个地市级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姓名:瓯江小鳔鮈学名:Microphysogobio oujiangensis发现时间:2021年发现...
这个问题听着就很离谱,鱼生活在水中,能在水里呼吸,怎么会被水淹死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得研究下“淹死”是怎么回事。淹死的概念我们常说的淹死,指的是由于包括水在内的各种液体淹没面部及上呼吸道,导致呼吸功能丧失而引起的死亡。对于需要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生物(以哺乳动物为例),进入水中后往往会主动屏住呼...
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终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鸟、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科学家们最近已陆续揭开了它们的装置的秘密。鱼只要一张嘴,水就灌满了口腔。但是,这些水大部会通过鳃缝流出去,不会进入腹中。可是,在它吃东西的时候,...
在我国西南地区黑暗的地下洞穴中,曾经发现过几条罕见的盲鱼。这些盲鱼最大的体长不到10厘米,它们的外表长的十分奇特:细长的身体粉红而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体内的脊椎和内脏,形如一条条玻璃鱼。它们在长期同黑暗的斗争过程中获得了新本领,它们能忍受饥饿,不怕冷,也不伯热。在水温-10~35℃时都不致丧命,生命力极强...
生存在4.36亿年前的古鱼类,灵动地在古海洋中游动着,这是我国科研人员根据在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发现的一批鱼类化石标本复原出的景象。在新发现的化石标本中,科研人员找到了全球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化石,发现了最古老的有颌类奇迹秀山鱼等一批古鱼类化石,揭示了有颌脊椎动物的崛起过程。9月29日,《自然》...
八百万年前,首先由柔软无骨的生物演变出具有体内骨架的鱼类,鱼类又演变成了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并接着演变出爬行类。这其中一支爬行类动物演化为初龙类。最早的恐龙是体型较小的两足行走食肉类,但是大型四足行走的食植类也在三叠纪末进化出来了。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恐龙分化出一大批大型和小型的肉食类、笨重的食植...
鬼鱼又叫吸血鬼鱼,分布于缅甸北部,据推测已在地球上繁衍近亿年。因生长着锋利的牙齿、酷似欧洲传说当中的吸血鬼,而被戏称为“吸血鬼鱼”。此鱼身长约17毫米,属于鲤形目家族。伦敦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动物学家Ralf Britz博士(拉尔夫·布里茨)为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他说:“这条鱼是近10多年来发现的最令人惊奇的脊椎动物。”...
主龙类有时又被称为初龙类,原义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leading reptiles or ruling reptiles)”,这一类群包括人们所熟悉的恐龙、翼龙和鳄类等化石及现代动物。在最早的恐龙出现之前,各种原始主龙类已经是地球上非常繁盛的爬行动物了,众多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错综复杂,历来是古生物学领域争论的热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在早期脊椎动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3月8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报道了楚步澜博士等的最新科研成果。他们描述了一种4.2亿年前身披奇特鳞片的古鱼——丁氏甲鳞鱼,为探索有颌脊椎动物的早期分化以及硬骨鱼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实证。作为志留纪潇湘脊椎动物群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