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近日一位德国摄影师在他家附近的湖边拍摄到翠鸟捕鱼的精彩画面,翠鸟凭借自身高超的捕食技巧,不仅成功捕到数十条小鱼,还有意外的收获——一只倒霉的小青蛙。一只倒霉小青蛙意外被翠鸟捉住,成了它的“盘中餐”。据报道,外形靓丽的翠鸟是捕鱼高手,它们通常是潜入水中,用匕首一样的喙夹起小鱼,一天...
衰老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对于我们的动物朋友来说,衰老不只是一个自然过程那么简单,同时也意味着噩梦降临,捕食者毕竟更容易猎杀行动迟缓的老弱猎物。与其他同类相比,生活条件优越的宠物以及动物园里的动物更有可能获得长寿。以下列举的是动物世界的十大老寿星,包括最长寿的猫、狗、鱼、蜘蛛在内的动物纷纷榜上有...
不同的时代要求动物具备不同的生存能力,如果生活在远古时代,巨大的体型和凶猛的习性一度成为动物最重要的特性。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物竞天择,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部分已灭绝的动物。1、旋齿鲨旋齿鲨生活在3亿年前,旋齿鲨颚部位置较低,...
白垩纪末期见证了地球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大规模灭绝之一。找出导致恐龙和许多其他动物灭绝的原因。化石记录表明,在恐龙存在的头1.75亿年里,随着环境的变化和适应这些新条件的新物种的进化,恐龙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未能适应的恐龙灭绝了。但是在6600万年前,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恐龙完全消失了(鸟类除外)。许多其...
我们已经知道,恐龙悲剧性的大灭绝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实际上,灭绝的不仅仅是恐龙,那些曾经广泛地分布在海洋中的水生爬行动物——鱼龙、蛇颈龙、沧龙等等,以及翼手龙等飞行爬行动物,都没有能够从中生代之末的劫难中逃过来。如果在计算那些多得不计其数的无脊椎动物,那么在这场大劫中遇难的名单就更长了。恐龙...
我们已经知道,根据头骨颞部的发育情况,即颞孔的发育与变化关系,科学家把将爬行类(纲)分成四个亚纲,即缺弓亚纲、单弓亚纲、阔弓亚纲和双弓亚纲。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其它特征,科学家把爬行动物分为更细的一级级分类阶元,这一级级的分类就像家谱一样,把各种爬行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反映出来。其中,亚纲与目两级的...
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蜜蜂要采花蜜,病菌也要有宿主。地球上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环境,必须与环境相互协调。环境为生物提供了生活资源、生长条件和繁殖场所。生物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环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才能够平衡地发展。生物的种类很多,要求的环境也千差万别。环境条件处处不同,资源...
建在法兰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馆之一。森根堡塑像1763年,以德国著名的医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遗产建立了森根堡基金会,用来促进科学的发展。1815年,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兰克福探访时参观了森根堡基金会并首先提出创建森根堡自...
中文名称:原始祖鸟拉丁文名:Protarchaeopteryx生存年代:早白垩世化石产地:中国辽宁体形特征:长70~90厘米食性:肉食种类:兽脚类释义:原始的始祖鸟1997年3月的《中国地质》杂志上,刊登了季强和姬书安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始祖鸟类化石”的论文。对任何关心鸟类起源研究的人来说,仅...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约1.4亿年的早白垩世,最初发现它的化石时还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后经古生物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它的最初骨架大小有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中华龙鸟的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一样的纤维状结构,这是一层原始绒毛,这种结构有可能是羽毛的前身,它没有飞翔功能,主要...
2000年12月8日出版的美国权威科学期刊《科学》杂志上将刊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张福成和周忠和的科研论文,报道他们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原始的反鸟--原羽鸟。原羽鸟的化石所具有的一种前所未知的羽毛类型为羽毛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羽毛一直被认为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是把...
就在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呼声压倒一切的时候,我国著名古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研究员却始终坚持着鸟类起源于初龙类的观点。不久前,本博物馆的馆主龙子曾经专门拜访了侯连海先生,想让他仔细地谈一谈为什么他坚持说:鸟类不起源于恐龙。侯连海先生拿出了一本于1999年6月17日出版的世界...
自从赫婿黎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以后,这一假说在当时曾经盛行一时,但同时,它也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反对。但是,对这一假说的真正冲击发生在1913年。当时,南非著名古生物学家布罗姆教授详细描述了一种叫做假鳄类的槽齿类爬行动物化石之后,正式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比恐龙更为原始的槽齿类的新假说。更大的冲击来自于19...
1996年末至1997年春,国际上众多的新闻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着中国辽宁省北票地区发现的两种原始“鸟类”化石--孔子鸟和中华龙鸟。孔子鸟的形态与德国的始祖鸟有许多相近的特征,例如,头骨没有完全愈合,肱骨比桡骨长,手上长有3个带爪的指,等等。孔子鸟的个体与鸡的大小相近,上下颌没有牙齿,有一个发育的角质喙嘴...
1990年7月,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年古鱼类学家金帆博士率领的研究小组正在辽宁西部的朝阳地区跋山涉水,广泛采集鱼类化石。队伍中有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硕士,名叫周忠和,他分工负责课题组发现的鲟类化石的研究。盛夏的骄阳烤得大地火一样的热,可是几位年轻的科学家每天依然是挥汗如雨地坚持着。...
早期的鸟类由于数量和种类都还非常贫乏,能够侥幸变成化石的机会因此也非常地小。例如,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化石自1861年到现在的近140年的时间里总共才发现了6具骨架化石和一件羽毛标本。那么,始祖鸟之后,白垩纪的鸟类化石情况又如何呢?鱼鸟和黄昏鸟也是早在19世纪就被发现了,它们都是白垩纪晚期的鸟类,而且,...
1928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在这部书里,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生物群”这一名词,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热河”之称得名于化石群的经典产地,即当时的热河省东部地区。从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热河生物群这一名称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地质学...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
2000年12月7日出版的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徐星、周忠和和汪莜林发表的科学论文,将他们最新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兽脚类恐龙--小盗龙公诸于世。中国古动物馆鹦鹉嘴龙长期以来受各种传媒的影响,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恐龙都是一些庞然大物。然而...
世界上最为权威的两大科学杂志之一,美国的《科学》杂志在今年的4月21日刊登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古生物学家罗素教授等人的一篇科研论文,报道了他们最新发现并研究的一种两足行走的小型素食恐龙——属于鸟脚亚目的奇异龙的心脏化石。恐龙心脏化石罗素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CT扫描技术探究了这个化石心脏的3D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