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长耳蝠仅分布于我国台湾。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曾发现利用树洞栖息。发出典型短持续的回声定位音波探测环境与猎物,还可以聆听猎物发出声音来锁定并猎捕在叶面上的猎物。为小型蝙蝠。体长40-50mm,前臂长36-43mm,尾长42-56mm。头部褐色,吻端明显突出,鼻孔大。背毛基部为深棕色到黑色,顶端黄褐色;腹毛颜色浅,常呈灰...
体型中等。耳壳长而宽,耳端钝而圆。耳屏较短,外缘基部具凹形缺刻。翼膜终止于趾骨基部。后足较小。体背棕褐色, 面污白色。鼠鼷部白色。体长约前臂长约39mm,仅拾得腐败标本,尚未观察到生态特征,国内分 布于西藏、云南、广西;国外还见于缅甸。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林地。该物种的模...
黄颈蝠目前仅分布于我国台湾。中等体型蝙蝠,体长48-65mm,前臂长40-50mm,尾长35-48mm。头部吻端明显。背毛基部为黑色到黑褐色,掺杂尖端具有金黄色的毛发。颈部至胸前形成一圈黄色或白色的毛带。耳廓大,耳长大于耳宽,顶端钝圆。耳屏长而窄,翼膜向两侧延伸连接到趾基部。黄颈蝠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但目前主要栖所不明。...
环颈蝠体型较大,前臂长47-52mm;后足长9-12mm,约为胫骨的一半。背毛较腹毛色浅,毛基偏黑,毛尖赭黄色,但腹毛的毛尖略显白。从耳基部到喉部,有明显赭黄色项圈。吻部短而宽,有稀疏的毛。矢状嵴较弱,但眶上嵴较发达。泪腺突较大。上颌第1和第2前臼齿的前尖和后尖突出。下颌前臼齿发育良好,有明显齿尖且位于齿列的主轴上...
爪哇伏翼为小型伏翼。Hill & Harrison(1987)依据阴茎骨明显不同分为2个有效种:即爪哇伏翼阴茎骨长5.0-5.5mm,其茎秆近于平直;东亚伏翼阴茎骨长10-13mm,其茎秆有两个明显的弯曲,呈“S”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爪哇伏翼栖息于石缝、树洞和屋檐中。黄昏出来觅食,多活动于居民点、树林、溪流上空。...
灰伏翼为食虫性蝙蝠,在水域或村庄附近捕食,以蚊、飞蛾等昆虫为食。种群数量不多,常单只或小群伏于石缝内。同栖一洞的有宽耳犬吻蝠,偶见零散的折翼蝠。灰伏翼的生活力较强,2月份安静时,其二氧化碳呼出量相对较高,惊动时能立即起飞,在室内暗箱中,它们不挤在一起,也不乱爬,较安静,于暗箱中一周成活率100%。当室温6...
大黑伏翼以前曾归入 <Pipistrellus>属,Heller & Volleth(1984)将其视为 <P. societatis>,但是 Hill & Francis(1984)以及 Corbet & Hill(1992)均认为应为独立种 <P. circumdatus>。Csorba et al.(1999)将其从伏翼属中独立出来,建立金背伏翼属 <Arielulus>。王应祥(2003)把...
小伏翼也叫侏伏翼。王应祥(2003)将倭伏翼(<Pipistrellus mimus>)作为独立种,但 Smith &解焱(2009)则认为其为小伏翼的一个亚种(<P. t. minus>)。在低纬度分布较广。栖息地主要在建筑物裂缝内,包括房屋、桥梁等,偶尔还可见于树洞内或簇叶内。集小群或独居,黄昏和凌晨觅食空中小型昆虫,喜欢在林缘...
普通伏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蝙蝠,集群生活,捕抓昆虫为食。以5-20只为一群,活动与其食物密切相关,傍晚飞出居住地,黎明飞返,出返的活动频率与温度的高低成正相关,与光照成负相关,空气的相对湿度在52.2-93.0%间均能活动。温度的限制作用大,低温通过代谢影响普通伏翼冬眠,冬眠时间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长达4-5个月。捕...
印度伏翼为中小型伏翼。栖息于山林、平原等地,出现在楼宇之间,在原始林区也有发现。西藏曾在树洞内捕获到。印度伏翼海南亚种(学名:Pipistrellus coromandra portensis),J. Allen于1906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印度伏翼北部湾亚种(学名:Pipistrellus coromandra tramatu...
东亚伏翼又称日本伏翼,为城市及农村傍晚天空最常见的种类。通常栖息于建筑物(特别是瓦房)中,可集数只小群潜伏在天花板、瓦房的房檐下和墙缝内。傍晚飞出,以蚊等小型昆虫为食。有冬眠习性。东亚家蝠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出眠后在6~7月间产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