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岛花鹿
濒危别名:巴岛豚鹿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体毛褐色,无白斑
详细介绍
巴岛花鹿(Axis kuhlii)是印尼巴韦安岛上特有的鹿。其学名是为留念德国动物学家HeinrichKuhl。
至19世纪,巴岛花鹿数量仍较多。到20世纪后半,随着原始林开始被砍伐,从1960年代至1970年代数量骤减。1969年仅存500只,1980年的估计数量为300只。但是,随着保护区的建立,据说现在数量有所增加。除了猛禽及蟒蛇外,它们只有很少天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因巴岛花鹿的数量稀少、分布地有限及失去栖息地的缘故,而将它们列为极危。它们也被列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一中。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吉祥物之一Atung,就是巴岛花鹿,是速度的象征。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巴岛花鹿是印度尼西亚巴韦安岛的固有种,从200万年前至今,仅分布于该岛
巴岛花鹿主要栖于海拔500-800m的江河两岸及其附近长有蒿草(芦苇)的沼泽湿地。很少进入离河岸较远的山地森林活动。很少见于陆地森林。
习性形态
雄性巴岛花鹿高60-70厘米。鹿角分成三叉。不像亚洲大陆的花鹿,它们出生时没有斑点。体毛褐色,无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