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蹄目

赤麂

2023-01-01 18:33:54 405

赤麂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赤麂为麂属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重20-33千克,体长 1100毫米左右。雄性具长而向后内弯曲的两叉角,角柄长度居麂类之冠。上颌有粗长向下的犬齿。额腺显著,但泪窝较它种类的鹿小。额部无明显簇毛。
赤麂脸部较为狭长,前额至吻部毛色微黑,自眶下腺至角分叉处每侧有一条较阔而明显的额腺,额腺较长而最后交叉在一起成“v”形。四肢细长。雄兽有角,单叉型,角短而直向后伸展,角基长、角尖向内弯,二尖相对。雌兽无角,但其额顶与雄兽生角相应部位微有突起,且生着特殊成束的黑毛,如同角茸。
赤麂的头骨略呈三角形。鼻骨前半部较狭窄。前颌骨、上颌骨相接在鼻骨的中部,额骨前部中央凹陷,侧缘嵌进鼻骨与泪骨之圈。额骨二侧缘明显隆起一直延至角之基部,雄兽角从额骨后侧缘直伸而出。角基比鹿科任何一种均长,其长度超过角长的一倍。顶骨向下倾斜。泪骨略呈长方形。泪窝约占泪骨面积的2/3。前颌骨,鼻骨不与泪骨相连,上颌骨不与额骨相连。因而在前颌骨、上颌骨、泪骨、鼻骨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略呈长方形的空隙。赤麂的上颌无门齿。雄兽犬齿相当发达,呈獠牙状,向下后方伸出,齿尖锐利,雌兽犬齿很不发达,其齿冠高度与第三前臼齿之高度相当或略短,臼齿内缘齿谷间有珐琅质的齿柱,相当明显。下颌三对门齿中第1对最大,略似斧形;第2、3对依次渐小,下犬齿位置紧挨着第3对门齿,大小、形状均与后者相似。
赤麂夏毛为红棕色,冬毛为暗褐色,身体大部赤红或赭褐。腹部毛色灰白。鼠鼷部、臀内侧和尾下纯白色。颈背和背脊毛色较深。下颏部毛色发白,脸及颈的二侧鲜棕,耳背毛色暗棕,耳内侧具较疏的白毛,下颏部及咽部毛色淡白,胸部毛色鲜棕,腋部有一白色块斑,后腹部毛色由淡黄到纯白。

赤麂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世界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包括文莱,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区域灭绝:新加坡。
在中国分布于东南、华南、西南等南部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赤麂的详细介绍

赤麂(jǐ)(学名:Muntiacus muntjak)外文名Bornean Red Muntjac,有17个亚种,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

b3b7d0a20cf431ad7912b6a04b36acaf2fdd9863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赤麂常出没在森林四周,尤以早、晚活动最频繁,白昼活动较少,从10点到下午2点极少听见其叫声,此时常隐蔽在密林或草丛中,不易被人发现,如有出来觅食,行动也非常谨慎小心,走得很慢,脚步又轻,不大发出其他兽走动时“沙,沙”声。赤麂听觉敏锐,生性胆小,如遇惊动即狂奔疾驰,稍为受伤出血则惊恐更甚,以致不能走动;此时易被人或被其他兽类捕获。受惊时常发出短促宏亮的吠叫声,故又名吠鹿。

赤麂灵巧的躯体和细长四肢能在密林、草丛中活动自如,且能疾走,在密林中疾走时掀起臀部,低垂头部,巧妙异常。它主要取食多种植物的枝叶,也喜食果实、幼叶、嫩芽,有时偷食农田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嗜碱性植物。

赤麂取食的植物达到215种,隶属58科。其中木本植物114种(占53.02%),草本植物95种(占44.19%),蕨类植物6种(占2.79%)。取食频率超过0.01%的植物主要集中在25个科,共计55种,对这些种类的取食频率达到总取食频率的89.23%。不同季节中赤麂取食的植物种类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方面存在季节性差异。赤麂对植物部位的选择性有季节性差异,从取食部位看,赤麂属于以嫩枝叶为主的精食者。无论旱季还是雨季,赤麂主要在有刺灌丛和灌丛草地生境类型中取食。野外见到赤麂以直接饮水的方式来补充对水分的需求,旱季表现得尤为明显。

e15cf2d446bf094ccd432dcca9d50327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赤麂生育能力很强,全年繁殖。雌麂8月龄,雄麂12月龄性成熟。一般在1-2月交配,妊娠期6个月,7-8月生产,每胎产1-2仔。有时生殖季节可延至秋末。

赤麂的天敌主要是各种食肉类的猛兽如虎、豹、豺、狼等,常可在栖息地发现被猛兽撕吃后的残肢、碎体。赤麂有时也偷吃农作物,喜吃豆科植物嫩叶、幼芽,但其危害程度远不如野猪豪猪那样严重,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赤麂生性胆怯,只要在山区作物地上按上自动敲击器就可以将其驱离,从而避免伤害赤麂。

2020年9月30日,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赤麂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