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蹄目

赤额瞪羚

2023-01-03 22:39:11 189

赤额瞪羚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赤额瞪羚雌雄体型相似。头体长90-110厘米,肩高65-70厘米,尾长20-30厘米;成体重25-30千克。被毛一般是红褐色,除了下侧和臀部是白色。从肘部到膝关节(后腿)有一条典型的窄黑色条纹,宽度达2-4厘米。一道棕红色的发毛将黑色条纹与白色底部分开。尾巴有一簇黑色的毛。脸颊的红色中心有一对白色条纹,从眼睛一直延伸到嘴角,下面有一条黑色条纹。两性均有呈轻微的S曲线的犄角,雌性的角光滑、纤细、笔直,长15-40厘米;雄性的角粗厚得多,有很深的环,可长达22-40厘米。
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均退化,但下门牙保留,下犬齿门齿化,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胃4室,反刍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不分叉,内部空心,外被可脱落的角质套(角鞘),套在骨质的角心上(骨心),并且随着骨心的生长而扩大;角上无神经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一般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且不更换角鞘。

赤额瞪羚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赤额瞪羚分布于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苏丹。
灭绝:加纳。
赤额瞪羚曾广泛分布于萨赫勒地区的草原、稀树草原、稀树草原林地和灌木丛。赤额瞪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人类对其栖息地的占领,例如,如果有足够的隐蔽和藏身处,它们可以重新占用休耕地。该物种在很大程度上未被开发的牧场地区以小到中等数量局部存在。它们会在部分范围内进行季节性迁徙,尽管这些迁徙越来越受到人类住区的限制。
赤额瞪羚生活在干燥草原、稀树大草原及灌木沙地。它们表现出对开阔的草木栖息地的偏爱,散布在荆棘灌木丛和树木以遮荫。它们会避开茂密的林区,在埃塞俄比亚可上升到海拔高达1400米的区域。该物种无法忍受沙漠条件,在撒哈拉沙漠地区该物种沿着沙漠南部边缘横跨非洲大陆。

赤额瞪羚的详细介绍

赤额瞪羚(学名:Eudorcas rufifrons)外文名Red-fronted Gazelle,有5个亚种。

309b5dc52b32fbd6df24f44208a4dba3_九雷图片转换器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汤氏瞪羚与赤额瞪羚密切相关,但很容易与赤额瞪羚区分开,因为它们的黑边很宽。鹿瞪羚和赤额瞪羚前部分身体的毛色相同,但没有黑色的侧条纹(取而代之是红色),并且角更弯曲。

赤额瞪羚不适应干旱条件。在雨季时会沿着撒哈拉沙漠的南部边缘觅食,但在干旱季节必须向南迁移才能找到足够的水。即使在分布相对普遍的地方,种群密度也普遍较低,每平方公里仅0.3-0.7只。受到惊吓时,该物种会发出一系列短促的“喘息的鼻息”,同时向前挤压鼻孔。赤额瞪羚单独、成对或组成小族群。偶尔会看到多达15只瞪羚的组群,但通常不超过6只。

赤额瞪羚是植食性动物,主要是草为食,但也吃树木和灌木的叶子。天敌主要是食肉动物,大多数是大型食肉动物,包括猎豹、非洲野狗、狮子、豹子和鬣狗。

b52f167f42a90061eaf0aadb10d39a76_九雷图片转换器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赤额瞪羚的妊娠期184-189天,哺乳期大约个月左右。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繁殖。幼羚是典型的“藏匿者”物种,母亲生育后会将幼羚藏匿在高草或灌木丛中并进行养育护理。雌性的性成熟期最早可能在9个月内,而雄性可能要到18个月才能成熟。圈养者寿命长达14.5年。

尽管赤额瞪羚曾经很普遍,但已经失去了很多栖息地,种群只能零散的生存。截止2016年,估计赤额瞪羚的总数约为25,000只,其中大多数生活在保护区之外。乍得、马里和尼日尔的数量最多。威胁主要来自狩猎,牲畜过度放牧和耕种土地用于农业。由于非法狩猎,与家畜的竞争以及干旱,牲畜过度放牧和耕地开垦造成的栖息地退化,赤额瞪羚的种群已在其大部分范围内减少为零星的残存种。

赤额瞪羚大约有15%的数量生活在保护区(东部1999年),特别是尼日尔、布基纳法索、贝宁、喀麦隆和乍得等国家设立的(East 1999,Scholte and Hashim 2013)。除了Zakouma和Waza等国家公园以外,还必须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扩展到更多的族群。制定和执行土地使用计划,使乍得和苏丹等国家的保护区外的野生动植物需要,也将对该物种的许多其余种群产生重大益处(East 1999)。通常在恩贾梅纳等城市饲养着数百只从野外圈回的赤额瞪羚,然后将它们与山羊一起饲养(Scholte and Hashim 2013)。圈养了数量有限的赤额瞪羚(<25),但没有正式的繁殖计划。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易危(VU)。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