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岛羚(学名:Neotragus batesi)英文 Bates' Pygmy Antelope、Dwarf Antelope,德文 Batesbokchen,无亚种。
贝氏岛羚在外形上类似于西非的皇家岛羚(Neotragus pygmaeus),但可以通过其较大的体型尺寸,较深的皮毛色泽以及耳朵上有小的黑白斑纹来区分 。
贝氏岛羚典型的家族领地范围为2-4公顷。雄性是领主,用眶前腺产生的气味标记其领地。雌性的领地不如雄性明显,有时成群结队。雄性在寻找雌性时会发出鼻音,而两性通常在逃离时会发出短促的声音。
贝氏岛羚是昼夜活动的动物,黎明和黄昏时分活跃。白天通常在茂密的森林中度过,而夜间则在更开放的栖息地觅食。这种羚羊很少被发现远离茂密覆盖物的林区,这些被用作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觅食时,贝氏岛羚会以头部靠近地面的方式行进,抬起脚并将其小心放下。如果受到惊吓,最初的反应是停留在原位,如果发现威胁,则立即飞奔入掩护区。该物种在小型家庭范围内(雌性大小为1-3公顷,雄性大小为2-4公顷)的区域生活,使用模式随季节而变化。虽然一个雄性的活动范围可能与几个雌性的活动范围重叠,但是雄性之间的住所和活动范围往往不重叠。但是,尚未确定它们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地。
贝氏岛羚的食物包括叶子、芽、嫩枝、真菌、草本植物、幼苗、蕨类和藤本植物的叶子。在人类侵入其自然栖息地的地区,它们也吃人类的粮食作物,如花生等。
贝氏岛羚在一年中都可发生交配,全年可繁殖,高峰出现在旱季晚期和雨季早期,即4-10月或12月。妊娠期是180-210天。每胎产一只小羚,小羚出生时体重在1.6-2.4千克之间。大概在3-4个月后断奶。雌性性成熟在16个月时,雄性可能在8个月时开始表现出性成熟迹象,但持续成熟直至18个月大。
截止2016年,贝氏岛羚的总数量估计为219,000只,并且通常被认为是稳定的。只要中非赤道的大片森林地区仍然存在,贝氏岛羚的保护状况就不会改变。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人类在这些地区快速定居的前景可能会导致森林破坏,狩猎和捕猎的压力大大增加。这些因素会致使物种数量下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