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牦牛(学名:Bos grunniens)外文名Domestic Yak,是偶蹄目、牛科、牛属的人工养殖动物。藏语称”踵”,是西藏高原最典型的动物,体格大,生命力强。
家牦牛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由于其被毛、皮肤和蹄质的特殊结构及口、鼻、唇和舌的异常结构,使它能爬越高山峻岭,绵羊无法通过的地方和无法利用的牧草,它们均能顺利通过和采食,故有“高原之舟”的誉称。牦牛还能打滚,是其他牛种所没有的习性。牦牛役用性能良好,在高山草原地区驮重50-100千克,日行20-30千米。此外,骑乘、耕地、挽车等,使用年限可达15年。
公牦牛2岁性成熟后即可参加配种,2-6岁配种能力最强,以后逐渐减弱。自然交配时公母比例为1:20-30,利用年龄在10岁左右,母牦牛一般2-3.5岁开始发情配种,一年一产占60%以上,两年一产者约为30%左右,双犊率1%-2%。母牦牛季节性发情,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发情,7-8月份为盛期。每年4-7月份产犊。发情周期21天左右,个体间差异大,发情持续期41-51小时,妊娠期250-260天。
野牦牛和家牦牛属于同属物种,前者是野生动物,后者是驯养动物。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生存环境不同、外形不同、性情不同。野牦牛体型比家牦牛大,成年雄性一般体重400-800千克,最大可超过1吨。体长2-2.6米,肩高1.6-1.8米,是亚洲中部体型最大的野生动物。野牦牛生长于野生环境中,而家牦牛生长于人类圈养的环境中;性情不同,野牦牛性情凶猛善战,家牦牛则比较温顺;外形上的区别,野牦牛个头大,家牦牛个头小;野牦牛毛粗,家牦牛毛细;野牦牛肩部凸显,家牦牛肩部扁平;野牦牛胸部毛长,家牦牛胸部毛短;野牦牛毛色黑中泛紫,家牦牛毛色黑中泛红;野牦牛叫声像猪,家牦牛叫声像牛;野牦牛看人时特别警惕,随时准备逃走,家牦牛不会这样。野牦牛的角更加锋利,体型比家牦牛更加矫健;野牦牛属于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家牦牛则不属于保护动物。
据测定,家牦牛成年阉牦牛净肉率42.5%。经产母牦牛日均泌乳1.38-1.70千克。泌乳期一般为150天左右,年产乳量274千克,乳脂率6.37-7.2%。年采毛一次,成年牦牛年产毛量为1.17-2.62千克;幼龄牛为1.30-1.35千克,其中粗毛(裙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径为64.8-72.9微米,两型毛直径为34.8-39微米,绒毛直径为16.8-20.3微米;粗毛长度为18.3-34厘米,绒毛长度为4.7-5.5厘米。家牦牛主要供役用,以驮为主,也供骑、挽用。一般驮货50-100千克,日行20-35千米,可连续行走15天以上;最大驮重304.0±75.9千克,相当于平均体重的78.8%。单乘日行30-40千米。
2016年底,中国的家牦牛总数约为1400万头,占中国牛总数的1/6,仅次于黄牛、水牛,居第三位,其中青海约497万头,西藏约393万头,四川约388万头,甘肃近106万头,新疆约有23万头,云南约有6万头。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