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岛小羚羊(学名:Cephalophus adersi)英文 Aders' Duiker,德文 Aders-Ducker、Adersducker、Sansibar-Ducker,斯瓦希里语 Paa Nunga,无亚种。
桑岛小羚羊是典型的独居动物,在繁殖期成对生活。具有领地性,眶前腺体的气味标记并沉积在树枝上,在领地防御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粪便堆积也可以用来划定区域。主要是白天活动的动物,在夜间很难看到它们。在黎明前后开始进食,一直持续到中午11点左右,然后停止休息进行反刍。午后开始觅食,大约在下午3点,通常变得活跃,并将继续觅食,一直持续到傍晚。这个物种非常胆小机警,有敏锐的听觉。
桑岛小羚羊是植食性动物,主要选择食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种子、落花、芽和果实,经常跟随鸟类或桑给巴尔红疣猴,以从树上掉落的食物为食。对金柿(Diospyros consolataei)、非洲匙勺木(Cassine aethiopica)和帕姆海柿(Euclea schimperi)等树的花和浆果以及猪肚木(Canthium spp.)和多花属(Polyspheria)等灌木的花和浆果有特殊的依赖性。它们也吃薯蓣的果实、芽苗和叶及其他在地面发现的新鲜植物。桑岛小羚羊可以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水分,不需要经常饮水。
桑岛小羚羊的繁殖情况知之甚少,具报告说,该物种全年都可繁殖,但没有具体数据。曾经在6月至11月期间捕获了怀孕晚期胎儿的雌性,12月观察到一只哺乳的雌性(见Wilson,2001年)。
由于近年(2616年)在肯尼亚北部的博尼-多多里森林群中发现了大量桑岛小羚羊种群,估计桑岛小羚羊的全球种群可能约为20000只个体(14000个成熟个体)。然而,自博尼-多多里地区开始叛乱和反叛乱行动以来,三代内(14年:2013-2027年)的总体降幅超过30%。这种下降可能是由于狩猎的持续威胁、栖息地的丧失、缺乏有效保护、野狗遍布其活动范围、武装团体的存在以及大部分桑岛小羚羊居住的下塔纳地区的不安全。因此,根据A4标准,桑岛小羚羊被列为易危物种。种群估计可能反映了最大和持续的下降,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使物种符合标准C1。桑给巴尔岛的数量状况仍然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东非沿海森林的捕猎和栖息地的丧失是对桑岛小羚羊的主要威胁。尽管桑给巴尔岛的狩猎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控制(无论是在村庄还是政府层面),但狩猎活动仍然是对这一物种的重大威胁;2016年在桑给巴尔岛上发起的狩猎活动加剧了这一威胁。在桑给巴尔,在截止2016年的30年里有大量的森林砍伐和退化。木柴是生活在森林附近的大部分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几乎没有其他创收手段。这导致了桑岛小羚羊栖息地的丧失,但也导致了栖息地的严重破碎化。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易危(VU)。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