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河马
二级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河马的同科远亲,西非国家的国宝动物,微缩版“汗血宝马”。
详细介绍
河马其实它还有个比它小近十倍的堂弟——倭河马。它的样貌就像是小了十几号的河马一样,如果不熟悉倭河马的人,肯定还以为倭河马就是河马的幼崽。
倭河马,19世纪才被人发现,它们仅生活在非洲西部的热带丛林和沼泽里,属西非国宝。“倭”字是我们古代形容日本的,字面意思就是指身形矮小的人。与河马相比,倭河马的体型小巧很多,因此又称为“侏儒河中马”。
成年倭河马的体长仅1.5~1.7米,肩高还不足1米,体重仅仅200公斤左右,看上去和一只猪差不多。从身形上看,倭河马也“倭”得名副其实。特别是倭河马宝宝,身材圆滚滚、胖嘟嘟的,2013年还被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十九。
倭河马非常惧怕太阳的紫外线,每当不得已在烈日下活动时,倭河马的皮肤便会分泌一种粘稠血红的液体,成了名副其实的“汗血宝马”。
虽然倭河马看起来是很呆萌,其实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潜水大师。因为它的耳朵和鼻孔都有肌肉做的“阀门”,潜水时水不能进入它们的耳朵和鼻孔。据科学家研究,倭河马在6千万年前,和鲸有着共同的半水栖祖先。
原产地:科特迪瓦、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区域灭绝:尼日利亚。因倭河马体型小巧,性情相对温和,和河马那逆天的战斗力不同,倭河马几乎没什么战斗力,常常会遭遇豹子、蟒蛇和鳄鱼的猎杀。加上栖息地破坏和偷猎,目前全球的倭河马数量不足3000头。因此在野外会遭遇豹子、蟒蛇和鳄鱼的猎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濒危(EN)、《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分布范围
倭河马栖息在溪流、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带,仅限于非洲西部热带雨林的淡水中。主要栖息在低地的原始和次生森林中,靠近河流,溪流和拉斐亚棕榈树沼泽,有时延伸到过渡林地和几内亚大草原南部的沿岸森林中。最重要的栖息地特征是有被淹没树木的小溪,根部凹陷,沼泽洼地,以及与地面植被的大小和密度有关系。
习性形态
倭河马体长1.5-1.75米,肩高75-83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约160-270千克,体重比河马要小要7-8倍左右。虽然倭河马和河马血缘关系非常接近,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明显不同:倭河马的头较圆较短;双眼和也不像河马那样长在头顶而且并不突出,所以倭河马在对水中生活的适应性不如河马。倭河马的背部呈拱形,不像河马那么平,这有利于它们在密林中穿行。倭河马的脚比较窄,但脚趾分得很开,脚趾间连接的皮肤少,适合在泥泞的雨林中行走。倭河马嘴里只有一对上门齿而河马有两对。倭河马的皮肤黢黑锃亮,不像河马那样带有明显的红褐色。不过倭河马也像河马那样能分泌特殊的“血汗”来防止皮肤干裂,所以有时面颊也会呈粉红色。
倭河马主要采食蕨类、阔叶植物、草和森林里的水果,但是它们不吃水生的植物,也很少吃青草。倭河马的食谱比河马更具营养。倭河马一天会花6小时去寻觅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