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蹄目

喜马拉雅麝

2022-08-26 09:28:29 344
喜马拉雅麝

中文名:喜马拉雅麝

别名:藏麝

纲目:蹄目

科属:偶蹄目 反刍亚目 麝科 麝属

体长:86-100厘米

体重:11-16kg

寿命:10-15年

保护级别:一级

特色:中国6种麝之一

喜马拉雅麝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头形显著宽短,耳上部宽圆。头骨显粗壮,吻长小于颅全长之半。鼻骨较短,其最宽部位在前端二外侧尖之间。两侧颧弓向外扩张,颧宽平均6.72(6.5~7.6)厘米,大于林康。脑颅发达,最大宽度可达5厘米。泪骨长大于宽,略呈三角形,泪骨面平坦。额骨前端与上颌骨后端相距远,泪骨不与鼻骨相接,在泪骨、额骨、鼻骨和上颌骨之间有较大空隙。牙齿的形态结构雷同于其他麝种,但上、下齿列长明显大于林麝的齿列,而与马麝的齿列相当。
上体色调褐黑而略沾棕色,臀部为鲜艳的黄白色,体背毛基纯白色。脸面色略淡,上、下嘴唇为白色,下颏灰白。眼圈棕黄色。前额、头顶、耳背苍褐色,耳内白色,在头后二侧上方,各有一条极细短的白色纹,无颈下纹。腋内、胸腹、鼠蹊色调比上体稍浅淡,但无棕色。臀部呈鲜艳的黄白色,为体毛最浅处,而其他麝的臀部毛色均不淡于体背。前肢前面纯褐色,后面乳灰色;后肢前、后面的色调恰与前肢相反,另在后腿的后上方,往往有臀部下延的棕白色。雌体尾色与上体相同,而雄体尾腹基部呈白色。
喜食松萝、苔草和各种树叶以及多种杜鹃,亦爱采食苔藓。

喜马拉雅麝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锡金)、尼泊尔。
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西至吉隆河谷经波曲河谷,东至亚东河谷。
喜马拉雅麝栖息于海拔2500~3900米之间的混交林和高山草甸地带。喜欢栖息于由栋类、乔状杜鹃、铁杉、桦、乔松等组成的混交林内及林线上缘的高山草甸带中,在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带则少见分布。

喜马拉雅麝的详细介绍

喜马拉雅麝外文名Himalayan Musk Deer,无亚种,是中国6种麝之一。

1661478144336149.jpeg

喜马拉雅麝香具有强烈的嗅觉。雄性通过将尾腺与植被摩擦来标记自己的领地。这种分泌物还阻止了繁殖季节的竞争对手。喜马拉雅麝香在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嘶嘶声,甚至在受伤时还会尖叫。他们还具有良好的听觉意识,可以警惕危险。被追捕时,喜马拉雅麝香鹿会寻找躲藏的山腰做庇护所。如果没有找到庇护所,就用它们的速度绕圈跑,甩掉捕猎者。然而,喜马拉雅麝香的鹿通常在跑200~300米后很容易疲倦。它们可以跳到6米原,这在被较慢的捕猎者追赶时非常有利。

喜马拉雅麝主要在早晨和傍晚时分活跃,经常在进食时活跃。它们是反刍动物,因此如果受到威胁,可以迅速离开进食地,并在以后免受伤害的情况下进一步消化食物。有时,喜马拉雅麝香鹿在夜间长途跋涉觅食。他们可能每晚要行驶3~7千米,但他们总是在黎明时返回自己的领地。

喜马拉雅麝香鹿在11月~次年1月之间交配,有些雌性可能要等到3月才交配。妊娠期为185~195天。雌麝于5~6月生产,每胎产1~2仔。幼仔被母亲护理到大约2个月。在这段时间里,除了进食之外,幼仔一直躲藏起来。大约6个月大的喜马拉雅麝香断奶,能够从周围环境中食用食物,从而完全独立。幼鹿在16~24个月大时就具有性成熟能力。1年繁殖1次。在交配季节,雄性喜马拉雅麝香会变得焦虑,有竞争性并且很少进食。在保护自己的领土(其中包括几名雌性的家属)的同时,雄性则用长长的犬齿作为武器互相搏斗。雌性显示精疲力尽并试图躲藏。在交配季节,雄性麝香囊是吸引雌性的关键。囊发出强烈的气味,以诱使雌性躲藏起来。

喜马拉雅麝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猎捕量增加和栖息地严重破坏,致使种群数量临于濒危状态。中国西藏樟木口岸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8.52公顷,对喜马拉雅麝的保护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Ⅰ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