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mí lù],外文名Pere David's Deer,是鹿科、麋鹿属唯一的鹿类动物。这种动物的历史距今约有二三百万年,历史上麋鹿共有5个物种,即双叉种、蓝田种、台湾种、晋南种、达氏种,现存者为达氏种。
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人工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给幼仔打耳号、测量时,幼仔的叫声只能吸引母鹿在远处观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样,母鹿为了保护幼仔而攻击人。雄性麋鹿之间为争夺配偶的角斗也相对温和,没有激烈的冲撞和大范围的移动,角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失败者只是掉头走开,胜利者不再追斗,很少发生鹿之间的伤残现象。公鹿占群后,其他公鹿窥视母鹿时、占群公鹿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赶走对方。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人工饲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 “细粮”包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大豆秸秆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粗粮”。将“细粮”、“粗粮”分别粉碎,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发酵,与此同时,还用鲜嫩、可口的胡萝卜、麦青等“水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
大多数鹿科都在秋季发情,而麋鹿的发情期却在夏季,从5月底至8月。交配期间,雄兽之间发生对峙或角斗的现象,性情突然变得暴躁,发出出阵阵叫声,以角挑地,眶下腺分泌液体,涂抹于树干之上。虽然麋鹿发情交配期比其它鹿早于一个季度,但雌麋鹿的怀孕期270天-300天,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的,因此产仔时间和其它鹿类似,都是翌年4-5月产仔。裹着灰白色胎衣的小鹿刚落地就能抬起头,大鹿迅速转身为孩子舔舐并吃掉胎衣。初生的幼仔体重大约为12千克,毛色桔红并有白斑,6-8周后白斑消失,出生3个月后,体重将达到70千克。2岁时性成熟,雄性小鹿2岁长角分叉,6岁叉角发育完全。
该物种已从濒临灭绝的边缘恢复,并已成为拯救高度濒危物种的经典例子(Ebenehard 1995)。1980年代中期,麋鹿被重新引入中国进行圈养,种群饲养地首先在北京,然后在大丰、石首等地建立。麋鹿在西方的动物园也有圈养,并在美国等地的猎场有散养种群。截止至2022年,中国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保护区内,即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面积达117万亩的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处麋鹿保护区;经过繁衍扩大,截至2021年5月底,保护区野生麋鹿个体已达2658只。截至2021年,我国共建立84个麋鹿迁地保护种群,麋鹿总数近万只;其中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荆江故道一带麋鹿野生个体约2300只。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野外灭绝(EW)。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