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问题

12个趣味动物的知识大全

2023-04-30 01:25:49 218

  1、猫是因为爱干净才舔毛的吗?


  很多人都认为猫是爱干净的动物,它们舔毛是在洗澡,其实不然。猫的皮毛里有一种特殊的物质,经过太阳光照射后,发生变化,成为有营养的维生素,猫舔毛是在吃维生素,而不是在洗澡。


  2、壁虎的眼睛为什么闭不上


  壁虎喜欢生活在人类住宅的庭院中,常常为人类捕捉害虫。如果你注意就会发现,壁虎的眼睛始终是睁着的,就连睡觉也不例外。壁虎的眼睛虽然很大,但却没有上眼睑,所以永远也闭不上。


  3、大赤袋鼠的幼仔是怎样进入育儿袋的?


  大赤袋鼠的幼仔是自己爬进母亲的育儿袋的。不过,这不是一条坦途,而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刚出生的幼仔,尽管后肢十分微弱,前肢却已生出爪来。借助神精和肌肉的配合,它从雌兽的泄殖孔出发,顺着母体尾巴,像蠕虫一样,弯弯曲曲地爬到腹部有袋骨支持的育儿袋里。此时它的眼睛尚未睁开,要找到母亲的育儿袋是很不容易的,一不小心,从母亲的尾巴上掉下来就会一命呜呼。幼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进入了育儿袋,它四处寻找乳头,抓住一个(雌兽共有4个乳头)便衔着,把身子挂在上面,继续发育成长。所以说,大赤袋鼠的幼仔是从乳头上长出来的。


  在雌兽的育儿袋内,幼仔长到大约160天时,才向外探出头来;200天以后,它开始离开育儿袋,到外面活动。不过它的胆子很小,一有风吹草动便又赶快钻入育儿袋中,避避风险,等风平浪静后再出来活动。雌兽休息时,顽皮的幼仔一会儿钻进袋中,享受一下母亲的温暖,一会儿爬出袋外玩耍,显得十分忙碌。离开育儿袋后,幼仔经过3~4年的时间,方发育成成年大赤袋鼠的模样。


  4、斑马为什么有条纹


  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亮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形轮廓的作用,放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蚊蝇的注意力,是防止它们叮咬的一种手段。这种保护色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因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条纹不明显的斑马,由于目标明显,所以易于暴露在天敌面前,遭到捕杀,最后灭绝,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条纹分明,十分显眼的种类尚能生存到现在。


  5、为什么说长颈鹿的“高血压”不是病?


  颈鹿在高高竖起颈部时,他的头部要高出心脏位置大约2.5米,要使心脏的血液压到2米多高,这并非一件轻易的事情。它低头饮水时,头部又低于心脏位置2米多,血液下流脑部,它又怎能受得住呢?一般来说,大动物心跳慢,小动物心跳快。而长颈鹿的心脏重量有10余千克,心壁厚达7厘米以上,十分强大有力。在静止时,它的心跳每分钟可达100次,比马快2~3倍,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可达60升,而马只有20~30升;心脏泵压可达300毫米水银柱,脑下部的颈动脉的血压保持200毫米水银柱,所以长颈鹿堪称世界上血压最高的动物。因为它必须有这样高的血压,才可以将心脏的血液压输到4~5米高的头部。如果换上别的动物,这样高的血压早就昏倒了。


  有人提出,长颈鹿这样高的血压,总算使它解决了向头部供血的难题,但它的脑怎能禁得住这么高的血压呢?原来长颈鹿的动脉和静脉的形态已经特化,颈动脉在脑的基部分成许多小血管丛,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海绵体;而颈静脉特别大,直径可达2厘米多,而且有一系列能够禁受高血压的瓣膜。所以,当长颈鹿抬起头部时,颈静脉是瘪的,而颈静脉的血压在200毫米水银柱,高血压流冲到网状海绵体即自行降压,使进入脑部的血压保持正常,不会损害脑。当长颈鹿的头部低下时,颈静脉的瓣膜关闭,使血液保存在宽大的颈静脉内,静脉血既不会回到脑部,又减少流回心脏。此时,它的颈动脉血压降至175毫米水银柱,当血拥入网状海绵体时,使许多小血管扩张而减压,这样脑部血压仍然维持正常。


  所以,高血压对长颈鹿的长颈抬起和低下活动是一种适应,并不是病态。而它脑基部的颈动脉网状海绵体以及颈静脉的瓣膜,又是适应高血压的有效保证。


  6、企鹅为什么叫“企鹅”


  企鹅是南极洲鸟类中最大的宗族。企鹅虽然长着鸟的头和喙却不会飞,它们在陆地上步履蹒跚,憨态可掬,而一到水里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能以每小时18千米的速度在水中遨游。于是,人们给这种不会飞的鸟一个特殊的称号——海洋之舟。企鹅的汉语名是由它的姿态联想而来的。“企”的原意是“抬起脚后跟站着”。企鹅在陆地上是像人一样站立的,当它伫立在海边或雪地时,总像是昂首远望在企盼着什么,所以取名“企鹅”。


  7、可爱的小熊猫


  小熊猫又叫小猫熊,由于长相十分惹人喜爱,天生装扮得就像卡通画中的动物形象一样。在四川人们根据它的一些特殊习性,亲切地称之为“山闷得儿”或者“山车娃儿”,而在云南人们却根据它的体形和美丽的毛色称之为“金狗”。它的身体肥胖,外形似熊又很像家猫,但比熊小得多,又比家猫大,故而得名小熊猫


  小熊猫是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山、亚高山地带的特产珍贵动物,在我国见于陕西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人们在谈到小熊猫时,自然会联想起大熊猫。它们不仅名称相近,而且有头骨短而粗壮,颧骨强大,以多纤维的植物如竹类等作为食物,牙齿的构造十分相似,足适于攀援,掌下多毛,体毛较粗,内脏的构造相近等很多共同的特点,所以它们很容易被认为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其实,小熊猫和大熊猫的亲缘关系相距较远,在分类上也不属于同一个科,大熊猫属于大熊猫科,而小熊猫则属于浣熊科。


  小熊猫主要生活在海拔1600~3800米之间的混交林和竹林等高山丛林之中,夜晚栖居在溪流和山泉附近的利用枯树洞或岩石洞所筑成的巢穴中。喜爱结成4~5只的小群活动。小熊猫喜欢饮水,常在小溪边活动,饮水时用舌头轻轻地舔吸,好像在仔细地品尝甘泉的滋味,但很有节制。由于它的脚底下长着厚密的绒毛,所以很适合于在密林下面湿滑的地面或者岩石上行走,走路时前脚向内弯,显得步态蹒跚,与熊类走路的姿势类似。平时性情较为温顺,很少发出声音,但生气时会发出像猫叫一样“嘶嘶”的声音,并会吐唾沫,愤怒时则发出短促而低沉的咕哝声。小熊猫的行动非常灵敏,善于攀树,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复盖着一层淡红棕色苔藓的树上休息、睡觉,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也喜欢蹲卧在岩石上晒太阳,显得十分悠闲自在,所以当地的人们又叫它“山门蹲”。在休息的时候,胸部和腹部一般紧贴在树枝上,四条腿自然下垂,还不时地用前爪擦洗自己的白花脸,或者用舌头不断地舔弄身上的细毛,睡眠时用自己那条蓬松多毛的大尾巴蒙盖住头部或当作枕头,有时也将脚下垂高高地伏卧在树枝上。


  小熊猫进食常见的姿势为坐下来用前掌将食物握着吃,主要食物是冷箭竹和大箭竹的叶子、竹笋,占食物总量的90%以上,偶尔也吃其他植物的根、茎、嫩芽、嫩叶、野果,以及昆虫、鸟卵,小鸟,小兽、蜂蜜等,尤其喜欢吃带有甜味的食物。觅食活动多在清晨和傍晚,在这两次觅食活动的高潮之后,都要进行4个小时左右的较长时间的休息。此外在觅食活动期间,也频繁地进行短暂的休息,每次休息的时间常为2小时以下。这样就保证了有足够的精力去仔细地选择竹叶,解决食物营养低和消化能力有限的缺陷。


  对于食肉动物来说,由于竹子中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太高,所以是一种低营养价值的食物。因此,小熊猫采取的对策是除了在春季和夏季要吃一些竹笋,秋季兼食少量的野果外,几乎全年都以竹叶为食,因为竹叶中有较多的可以消化的粗蛋白、半纤维素,以及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细胞成分,而难以消化的植物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都比竹秆和竹枝低。虽然竹笋的组织幼嫩,不能消化的成分含量也低,但水分含量太高,所含的蛋白质又不稳定。因此竹叶在竹子的各部分中,应该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一个部分。在寻觅食物时,它常利用枯倒的树木作为通道,就象搭了一个架子,以弥补身体矮小的不足,从而采食高秆枝上的竹叶。这种采取精选少食,细咀慢咽的办法,可以促进营养物质被最大限度地吸收,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8、王者的特权


  在地球的最北端,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最北的沿岸地区,北冰洋中的大部分岛屿与格陵兰地区,生活着一种食肉目熊科动物:北极熊。一只成年的北极熊身长可达2.7米,肩高1.3米以上,体重约有600多公斤。一年四季中,它只有在冬季皮毛显纯白色,其它季节是淡黄白色。在皑皑的白雪里,行走起来真是高大威猛,颇具尊者风范!所谓特权是它的皮毛吸收紫外线的特殊技艺。北极熊的皮毛仿佛一根根空心管子,毛内不含任何色素。平常看上去之所以为白色,是因为毛管内表面比较粗糙,就像透明的雪花落在地上显出白颜色一样。就是这一根根毛管能使紫外线沿着芯部通过,就像一根根畅通无阻的紫外线导管一样。北极熊就凭这一身皮毛“管子”把照射在它身上的阳光,包括紫外线,几乎全部吸收进来增加自己的体内温度。


  9、雨天,蝴蝶做什么?


  下雨天的蝴蝶只做一件事——躲雨。对于一只体重只有500毫克的大斑蝶来说,暴风雨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如果被一滴70毫克重的雨点击中,就像我们人类被两个小号保龄球砸到。


  暴雨还会妨碍蝴蝶活动。为了准备飞行,这些空中特技飞行员须让阳光直接照射它们的翅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温暖它们的翅肌,而雨天和阴天的云遮挡了它们起飞所必须的太阳辐射。因此,当乌云密布、天色晦暗时,蝴蝶便会在栖息地寻找躲雨的地方。而当太阳重新露出笑脸时,它们会在几分钟之内重返蓝天。让我们也像蝴蝶那样:先去寻找地方躲雨,一旦太阳重露笑脸,就马上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10、速度与力量


  陆地上的狩猎动物猎豹,可以说是野生动物王国的赛跑冠军。这种凶猛的猫科动物,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猎豹的腹部柔韧性极强,就象一只弹簧。猎豹的尾巴起着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作用。而它的爪子总是伸开着,就像跑鞋底上的鞋钉,在它奔跑时,增加了扒地的力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陆上动物能够打破猎豹所创造的最高纪录。


  猎豹有一整套方法,使自己在奔跑中达到最高速度。它拱背收腹,使后爪在落地前尽可能地伸向前方,以便延长每一步的跨度。接着,为使前爪在落地前,尽可能地伸向前方,猎豹来了个相反的动作,收背拱腹。


  这样看来,猎豹就像一只虫子,一下拱起一下伸直。它在奔跑时候的时速为一百公里,也有过时速一百一十公里的纪录。按照这样的速度,一只猎豹可以让优秀的百米运动员站在六十五米的地方起跑,而先到终点的,仍然是猎豹。因为人的最高时速,只不过三十六公里左右。百米运动员的最佳成绩是九秒左右,运动员在这百米之内几乎是不呼吸的。这是因为吸进的氧气大约要在二十秒钟之后才能对人体功以发挥作用,超过费时二十秒的距离,当然要靠呼吸,补充进所需的氧气。所以,不同的距离就要求采取不同的运动方式。


  现在,还没能确切地知道猎豹跑动的时候是不是也屏住气息,不过猎豹在400米竞赛中,肯定是一名冲刺能手。它在急速奔向猎物之前,先慢慢地、轻轻地接近猎物,先是“走”,然后是小跑,大型猫科动物不善于小跑。所以猎豹很快就改为疾驰状态。速度越来越快。猎豹能以敏捷的动物,一下子就能捕到瞪羚,它一次跳跃可达7米远,平均一秒钟能跳3.5次。


  11、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


  虽然蝙蝠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它们却不是鸟类,而是隶属哺乳纲、翼手目(Chiroptera)是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哺乳动物类群,分为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和小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世界上现存的翼手类动物至少1116种,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都不断有蝙蝠新种的报道,随着分子生物学在蝙蝠分类中的应用,蝙蝠的分类系统也有了新的变化。目前,大蝙蝠亚目仅包括狐蝠科1科42属186种;小蝙蝠亚目包括17科160属930种。有的种类适应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在建筑物中居住,几乎遍布世界。中国有记录的蝙蝠种类达127种。


  12、活化石——中华鲟英文名:Chinese Sturgeon学名:Acipensr sinensis


  中华鲟是长江最大的鱼种,被成作“长江鱼王”,同时又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种,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5亿年,这样古老的鱼种已不多见,所以又称作“活化石”由于滥捕、环境破坏等诸多原因,中华鲟的数量大大降低,已出现濒临灭绝的危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种,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堪称“水中大熊猫”。


  远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wei)鱼。它的吻尖突,口小无牙,身体呈椭圆筒形。口前有四条触须,用来搜寻水底的无脊椎动物、小鱼和其他食物。中华鲟经常往返于江河大海之间,是典型的海、河洄游性鱼类。他的产卵场所主要分布在牛栏江以下的金沙江下游江段和重庆以上的长江上游江段。


动物标签: 中华鲟 蝙蝠 猎豹 长颈鹿 斑马 小熊猫 袋鼠 北极熊 壁虎 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