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湍蛙
二级别名: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详细介绍
香港湍蛙是中国特有种。该蛙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很少。背面皮肤具许多小疣,体前部和体侧疣粒尤为突出;腹部皮肤光滑。
该蛙生活于海拔1 50~300mm的山溪急流石问,常栖息在小瀑布附近的石上或瀑布里的石壁上,任流水飞溅和冲击。曾发现该蛙的卵12粒和60粒贴附在瀑布内的崖石上。8月31日的雌体(体长45 mm),卵巢内卵径2.0 mm左右;输卵管发达,推测此期正值繁殖季节。蝌蚪用腹部的吸盘吸附在石上;一只正在变态的蝌蚪,其腹部吸盘尚存。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广东(惠东)、香港。
生活于海拔150-300m的山溪急流石间,常栖息在小瀑布附近的石上或瀑布里的石壁上。
习性形态
头的长宽相等;鼓膜隐蔽;无犁骨齿;下颌前端齿状骨突粥。背面皮肤具许多小疣,体侧疣粒尤为突出;腹部皮肤光滑。背面褐色或灰褐色,疣粒顶端色浅,体背面有黑色斑纹;四肢背面具黑色横纹,股后面斑纹较醒目;体腹而无斑或有褐色斑。雄蛙第1指内侧具无色颗粒状婚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