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齿突蟾
二级别名: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外形与金顶齿突蟾相近似,但本种吻端具有一块近似长方形的蓝色斑块,头部两眼间有一近方形的暗色斑纹伸达枕部。
详细介绍
平武齿突蟾为锄足蟾科齿突蟾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成蟾多在植被茂密的小型山溪及其附近森林中,白天常隐匿在溪内石下或岸边土穴内;夜间栖于岸边或溪内石上。在繁殖季节,配对时雄蟾前肢抱握在雌蟾的胯部,雌蟾产卵505粒左右,卵群呈环状,黏附在水内石底面。蝌蚪数量少,常栖息在小溪水凼内石块间。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陕西(宁陕县旬阳坝、周至)、河南(内乡伏牛山)。
生活于海拔1970-2550m植被较稀疏的山区林下草丛中。
习性形态
鼓膜不明显,上颌有小齿,无犁骨齿。头部有黑刺;背部大疣粒排列成纵行(雄性)或断续形成4条纵肤褶(雌性),有黑刺;腋腺略小于胸腺,无股后腺。体背部棕褐色,四肢背面浅褐色,枕部黑褐色斑延至体背部;腹面灰色,杂以棕色麻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