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斑羚外文名Grey Goral,有两个亚种,为典型的林栖兽类。喜马拉雅斑羚雌性和未成年动物群占地40公顷。独居的雄性占地22-25公顷。它们依靠视觉和听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敏锐的视觉使它们能够在休息或吃草的时候看到捕食者。这些动物使用一系列的鼻息,口哨声和打喷嚏来指示对其他成员的警觉。像大多数其他哺乳动物一样...
丹顶鹤是一种大型涉禽,头顶鲜红色,通体黑白分明,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丹顶鹤的骨骼外坚内空,强度是人类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迁徙的时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进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
白头鹤是大型涉禽,颈长,喙长,腿长,性情温雅,机警胆小。灰衣素裳,头颈雪白,春季迁徙时间多在3月末至4月末,到达繁殖地的时间多在4月末5月初;秋季从10月11日至11月7日,迁徙时间较为集中。到达越冬地的时间多在11月末。在中国内蒙古、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越冬。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有时也见有单独活动和由家...
黑颈鹤是大型飞行涉禽,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越冬时集群较大,它们带着刚刚长大的幼鸟,与其他家族结成十几只,甚至四五十只的大群,长途飞行时,排成“一”字形、“V”字形或“人”字形的整齐队伍,飞越崇山峻岭,到达气候温和的地方去越冬。...
赤斑羚外文名Red Goral,有2个亚种,是典型的林栖动物。赤斑羚宽大的蹄子适于攀登,能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跳跃,如履平地。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一般成对或几只结成小群,外出觅食和饮水,主要以草本植物和树叶等为食。中午大多在隐蔽的石板上休息。性情机警,活动前先要在四处窥探,确认没有危险才慢步前进,一旦受惊便立即窜...
高鼻羚羊外文名Saiga,有2个亚种,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高鼻羚羊是群居动物,随季节性迁移,每年秋季集结成大群,南迁到较暖的山谷草原。春季组成5-6只至20-30只的群体,然后又集结成大群,向北迁移至夏季草场,其迁移行程可达250-400公里。这种动物颇善奔跑,奔跑速度极快...
蒙原羚外文名Mongolian Gazelle,无亚种。蒙原羚性喜群栖,集大群生活,在春季向北迁移时曾经观察到达6000-8000头的集群。在夏季牧场雄性从群中分离出来。集群的时间比较长,移动的距离和范围也大,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大规模迁移,随着牧草的生长情况而游动。冬季时南移到达杂草草原的边缘和南方的荒漠草原,但不会...
野牦牛外文名wild yak,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野牦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牛多刺的舌头十分厉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食物以针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为主,白天则进入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野牦牛通常20~3...
印度野牛外文名Gaur,有2个亚种,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袜子”。印度野牛一般在晨昏活动。夏季在海拔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喜群居,通常每群10-30头,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成年雄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在交配期间才和雌兽接触。性情凶猛。以草、树叶、...
驼鹿外文名Moose,有8个亚种,是世界上最高达的鹿。驼鹿角的叉数与年龄相关,6-8月龄时生出新角,初生的角为单枝,称为锥角。第三年分出2个叉,并在基部出现角盘。第四年分出3叉,第五年分出4-5叉,第六年以后则不再呈现规律。角的长度和重量随着叉数的增加而递增,掌状角面积的增加尤为显著。角每年脱换一次,2月中旬至3月...
麋鹿[mí lù],外文名Pere David's Deer,是鹿科、麋鹿属唯一的鹿类动物。这种动物的历史距今约有二三百万年,历史上麋鹿共有5个物种,即双叉种、蓝田种、台湾种、晋南种、达氏种,现存者为达氏种。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人工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
白唇鹿外文名White-lipped Deer,青藏高原特有种,无亚种,是栖息海拔最高的鹿类。白唇鹿喜欢在林间空地和林缘活动,嗅觉和听觉都非常灵敏。由于蹄子比其他鹿类宽大,适于爬山,有时甚至可以攀登裸岩峭壁,奔跑的时候足关节还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这也可能是相互联系的一种信号。它还善于游泳,能渡过流速湍急的宽阔水...
坡鹿拉丁学名Cervus eldii,为中型鹿类,有3个亚种。外形与梅花鹿相类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而且颈、躯体和四肢更为细长,显得格外矫健。坡鹿性喜群栖,但长着长长的大角的雄兽却大多单独行动。通常可以看见成双成对或3-5只在一起组成群体,集散于小溪旁或沟谷内的草坡和湿润的田地中,以及火烧迹地等,其中主要为雌兽...
塔里木马鹿外文名Bactrian Deer,体型中等,体躯较短。是马鹿诸多亚种中唯一栖息在荒漠景观中的亚种。塔里木马鹿对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区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即特别耐酷热、干旱、大风、高盐碱,喜喝矿化度高的咸水,食性广。驯养经几代后的妊娠母鹿,一般性情温驯,活动谨慎。冬季喜舐冰雪。夏季喜欢水浴或泥浴。它们至今仍保留...
西藏马鹿外文名Shou Cervus,为西藏自治区的特有物种,最初在锡金发现,因而又被称为锡金红鹿。。西藏马鹿有迁徙习性,冬、春季节时它们主要活动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灌丛和高寒草甸之中,以高山柳、小叶杜鹃、金腊梅等灌丛的嫩枝、嫩叶以及高寒草甸草为食。西藏马鹿过着群居生活,活动范围不足一万平方公里,且都是山地...
梅花鹿外文名sika deer,是一种中小型鹿,有16个亚种。梅花鹿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由于四肢细长,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很强,尤其擅长攀登陡坡,那连续大跨度的跳跃,速度轻快敏捷。梅花鹿群居性不是很强,成年雄性往往是独自生活,夏季和冬季会做短距离的迁移,有一定...
豚鹿外文名Hog Deer,有3个亚种,体型中等的鹿类动物。豚鹿喜欢单独活动,偶尔有2-3只聚在一起,但从来不集结成大群。但在发情季节和采食场所常集成临时小群,每群数只到10余只不等。白天,它们躲进树林草丛之中,到了傍晚才出来觅食。豚鹿全年都可交配繁殖,这种本能有利于扩大种群。豚鹿腿短,行动时喜欢低着头,所以动作...
黑麂[hēi jǐ]外文名Black fronted Muntjac,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外形与云南西部和缅甸分布的贡山麂十分相似。黑麂胆小怯懦,恐惧感强,大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常在大树根下或在石洞中休息,稍有响动立刻跑入灌木丛中隐藏起来,其在陡峭的地方活动时有较为固定的路线,常踩踏出16~20厘米宽的小道,但在平缓处则没...
原麝外文名Taiga Musk Deer,有3个亚种,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原麝常单独活动,或雌兽与子兽组成家族活动,一般晨昏活动较为频繁。夏季多在石砬子、河谷附近的陡峭山崖活动;冬季喜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栖息。原麝为山地动物,能轻快敏捷地在险峻的悬岩峭壁上活动,在密林中也常行于倒木上,并有攀登斜树的习性,极善跳跃。视...
喜马拉雅麝外文名Himalayan Musk Deer,无亚种,是中国五种麝之一。喜马拉雅麝香具有强烈的嗅觉。雄性通过将尾腺与植被摩擦来标记自己的领地。这种分泌物还阻止了繁殖季节的竞争对手。喜马拉雅麝香在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嘶嘶声,甚至在受伤时还会尖叫。他们还具有良好的听觉意识,可以警惕危险。被追捕时,喜马拉雅麝香鹿会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