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氏野马
野马,亚洲野马,蒙古野马,准噶尔野马
特点:绝地复生的濒危物种
普氏野马英文名Przewalski's Horse,属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普氏野马性机警,善奔驰;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只马群,营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三五只或十余只成群游荡。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在进食之后常互相清理皮肤,一般呈相反方向站立,然后将头伸到同伴的侧身,轻轻地啃拭对方的耆甲...

雪豹
艾叶豹,荷叶豹,萨(藏语)
特点:威严的雪山之王
雪豹外文名Snow leopard,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有3个亚种,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而得名。雪豹偏好晨昏活动,夜间活动比白天活动更多,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尤以黄昏为最。其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纵身一跃,最远可达15米,最高可达6米。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

花豹
豹子,金钱豹
特点:凶猛的”斑点大猫“
花豹英文名Leopard ,是一种大型肉食性动物,有9个亚种,身上图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由于花豹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花豹呈现出差异较大的体重特征,以至于人们一度认为有两种动物,大的叫“leopard”,小的叫“panther”。伊朗北部的豹,体重可达到90千克(成年雄豹);而中东山地的阿拉伯豹则可能只有...

云豹
乌云豹,龟纹豹,荷叶豹,艾叶豹,樟豹
特点:隐秘和罕见的树栖猎人
云豹外文名Clouded Leopard,有3个亚种。因4颗犬齿长度可达4-7厘米长,和已灭绝的剑齿虎亚科物种那对恐怖獠牙非常相像,故此有“小剑齿虎”之称。如果按现存猫科动物的犬齿与头骨比例算,云豹是最大的。而且云豹的嘴巴张开程度也可谓是傲视群“猫”,大多数猫科动物的双颌张开程度只有65-70度,而云豹可以张开100度之多。配...

金猫
Asiatic Golden Cat,亚洲金猫,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
特点:被视为被排在虎和豹之间的传说动物“彪”的原型
金猫外文名Asiatic Golden Cat,是中等大小的猫科动物,有3个亚种。金猫除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一般独居,夜行性,以晨昏活动较多,白天栖于树上洞穴内,夜间下地活动,行动敏捷,善于攀爬,但多在地面行动。活动区域较固定,随季节变化而垂直迁移。金猫听觉很好,是猫类中外耳活动最为灵活的一种,可以收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

丛林猫
野狸子,麻狸
特点:属于猫属物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丛林猫外文名jungle cat,9个亚种,属于猫属物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值得一提的是,丛林猫会和黑豹一样时不时出现黑化的个体。新西伯利亚动物园里有黑化丛林猫存在。野狸子,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神秘(妖异)的动物。或许有人从长辈的口中听说过关于它的传说,但基本没见过它的真身。据说野狸子是家猫的克星,连猎犬碰见了也害怕...

荒漠猫
草猫,草猞猁,荒猫,漠猫,切唐匈布
特点:国唯一的特有猫科动物。
荒漠猫是我国特有动物,有三个亚种(荒漠猫指名亚种,荒漠猫宁夏亚种,荒漠猫陕西亚种)其中,宁夏亚种与陕西亚种已多年未见。春季地表尚未完全解冻时,荒漠猫依靠灵敏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用前爪在高原鼢鼠的洞道上方将表土拨开,待高原鼢鼠出来封堵洞口时将其捕获。对于在地面活动的鼠类,它一般在都能就地捕获。夏季是荒...

长颌带狸
横斑灵猫,灵猫,八卦猫,缟灵猫,缡灵猫,欧斯顿棕榈果子狸
特点:长有“老鼠嘴”的”猫“,实际是狸
长颌(hé)带狸外文名Owston’s Palm Civet,是大型的地栖灵猫类,无亚种。与另一个亲戚“带状棕榈果子狸 Hemigalus derbyanus”的外貌极为相似,肉眼看上去最大的区别只有颈部与四肢上的斑点,但实际上长颌带狸的头部会更狭窄细长且更尖,耳朵更大,身体更纤细。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中国华南兽类志中记录到云南屏边和广西龙...

小齿狸
小齿椰子猫、小齿灵猫、三纹灵猫(Three-striped Palm Civet)
特点:背部有三条线纹,因此也叫“三线狸”
小齿狸外文名Small-toothed Palm Civet,有14个亚种。小齿狸通常见于原始林和次生林,甚至被大量砍伐的林带。它们通常远离人类居住地,但也有报道曾见于椰子种植园。未见报道它们在常绿林冠层上部活动,但可能这只是缺乏研究的原因。小它们都在夜晩觅食,几乎完在林冠上层觅食,偶尔出现在林下植被,极少在地面上发现。基本...

熊狸
貉獾,熊灵猫
特点:是中国最大的一种灵猫科动物,是灵猫科中体形第二大的种类
熊狸外文名Binturong,有9个亚种,为灵猫科下的第二大物种。熊狸是灵猫科中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动物。尾巴长有蓬松粗糙的毛,具有抓握功能,能起到第五只手的功能,可以绕住树枝将身体吊在半空中。实际上,只有两种食肉目动物的尾巴有如此功能,熊狸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东半球,熊狸还是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哺乳动物。熊狸...

小灵猫
七间狸,乌脚狸,箭猫,笔猫,斑灵猫,香狸
特点:外形与大灵猫相似而较小,比家猫略大
小灵猫外文名Small Indian Civet,是一种跟大灵猫很相似的灵猫科动物。小灵猫为独居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活动的高潮主要集中在每天的15时至晚上的22时,性格机敏而胆小,行动灵活,会游泳,善于攀缘,能爬树上捕食小鸟、松鼠或采摘果实。小灵猫有擦香的习性,外出活动时,常将香囊中的分泌物涂擦在树干、石壁等突出的物体...

大灵猫
香猫,九江狸,九节狸,灵狸,麝香猫
特点:特殊的定向本领,懂得靠囊状香腺分泌出的灵猫香来指引
大灵猫外文名Large Indian civet,有12个亚种。大灵猫生性孤独,喜夜行,生性机警,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昼伏夜出、行动敏捷、听觉灵敏,性狡猾多疑,故称狐狸猫。白天隐藏在灌丛、草丛、树洞、土洞、岩穴中,晨昏开始活动,常在森林边缘、农耕地附近、沟谷、甚至居民点附近觅食,两三小时后又回到栖息地。除繁殖期外,基本...

大斑灵猫
斑香狸,臭猫
特点:面部像老鼠,背面的花纹像小豹子
大斑灵猫外文名Great Civet,无亚种,跟大灵猫很相似,只不过大斑灵猫身上则有更大的斑点。大斑灵猫经常喜欢单独活动,而且一般在夜晚觅食。每当夜幕降临或者黎明前,活动最为频繁,行动快速敏捷,所以当地人喜欢叫它彪鼠。众所周知,由于体型较小,大斑灵猫难免成为别的食肉动物的捕食对象。当然,大斑灵猫不会坐以待毙,它...

乌雕
花雕、塔斯、乌小猊、小花皂雕
特点:迁徙时栖于开阔旷野地带,为亚洲东部地区迁徙线路上目击概率最高的雕属猛禽之一。
乌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体为暗褐色,背部略微缀有紫色光泽,颏部、喉部和胸部为黑褐色,其余下体稍淡。乌雕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森林中松树、槲树或其它高大的乔木树上,距地面的高度为8~20米左右,有时甚至高达25米以上。巢的结构较为庞大,主要由枯树枝构成,里面垫有细枝和新鲜的小枝叶,结构较为简陋,为平盘状...

白尾海雕
白尾雕、黄嘴雕、芝麻雕
特点:叫声响亮,似小狗或黑啄木鸟叫声。
白尾海雕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于河流、河口、水库、湖泊、海岸、岛屿附近。冬季本种常组成几只的小群统一行动,在高空盘旋或者长时间静立冰面。本种主要捕食鱼类,从空中俯冲而下,在水面将鱼抓走。极为偶然的情况下,它们会潜入水中追鱼,如果鱼很大难以抓起来的时候,会用翅膀把鱼划到岸边,有时...

貂熊
狼獾,月熊,飞熊,熊貂,山狗子,土狗子,掌熊
特点:是现存最大的陆生鼬科动物
貂熊外文名Wolverine,为貂熊属下唯一的一种,有6个亚种。貂熊决不允许同性出现在自己的领地,即使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貂熊一旦成年,就会被父母赶离家园,自立门户开始新的生活。不过,在异性之间,领地是可以重合的。一般来说,雄性貂熊的领地覆盖了3~4只雌性貂熊的领地。貂熊是中小型食肉类动物中凶悍的一种,猞猁...

紫貂
黑貂,林貂,貂,貂鼠,赤貂,大叶子
特点:特产于亚洲北部的貂属动物
紫貂外文名Sable,Japanese Sable,属中小型兽类,共有19个亚种。紫貂善于攀树,行动敏捷灵巧,活动于密林深处。筑巢于石缝、树洞及树根下;通常营定居生活,但因食物的丰度和气候变化而常游荡迁移,亦常住简单的临时休息的巢穴。除交配期外,多独居;其视、听敏锐,行动快捷,一受惊扰,瞬间便消失在树林中。昼夜均能活动觅...

马来熊
狗熊,小狗熊,小黑熊,太阳熊,日熊,耐力喀苏(藏)
特点:是熊科动物中身形最小的成员,舌头可达30厘米以上
马来熊拉丁学名Helarctos malayanus,有2个亚种(马来熊婆罗洲亚种和马来熊指名亚种),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熊。马来熊有个奇怪的特征,就是长舌头,它们的舌头可以长达20-30厘米,只要是为了便于猎食,像一些蚂蚁,马蜂窝的,长舌头就很快能够吃到东西了。威胁马来熊生存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类活动,包括森林砍伐造成的栖息地丧...

豺
印度野犬,亚洲野犬,红狗子
特点:捕猎能力最强和最难在动物园中繁殖的犬科动物之一
豺外文名Dhole,外形与狼、狗等相近,但比狼略小,而远大于赤狐。豺的牙齿结构显示,它比狼的肉食性更强,豺擅长游泳、跳跃和攀岩,是现存犬科动物中本领最多、最灵活的种类,也是捕猎能力最强的犬科动物之一。因栖息地破坏和人为狩猎导致的有蹄类等野生猎物的减少,迫使豺的活动范围向村落扩展,盗食家畜,人们常以害兽加以...

东部黑冠长臂猿
印支长臂猿
特点:是中国长臂猿中分布最广并数量最多一个种。
黑冠长臂猿外文名Cao-vit Crested Gibbon,共有4个亚种。黑冠长臂猿的活动领域比较固定,无季节迁移现象。黑冠长臂猿与其他长臂猿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种群较大,一般每群有6只甚10余只。社群配偶制为“一夫多妻”制,即一只成年雄性和2只成年雌性组成。只有受到干忧的小群才是"一夫一妻"制。黑冠长臂猿社群的活动范围...

白掌长臂猿
白手长臂猿,普通长臂猿
特点:手、足白色或淡白色
白掌长臂猿外文名Lar Gibbon,有5个亚种,它们的手、足白色或淡白色,因此得名白掌长臂猿。白掌长臂猿的种群一般由5-8只组成一个家族,其中有一只成年雄猿和一只成年雌猿,其余都是半成年和幼小的长臂猿,由成年雄猿担任首领。长臂猿成熟期比较长,家庭关系不仅稳定,而且和谐友善,家族中的成员之间一般都很和睦,互相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