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芒管鼻蝠小型蝙蝠,国内分布于台湾,国外分布于越南。为典型的夜行性森林型蝙蝠,但主要栖所还不太明确,偶发现零星个体栖于洞穴。发出典型的短持续和宽带的回声定位声波,常在林间空地捕食昆虫。金芒管鼻蝠体长45-47mm,前臂长30-36.5mm,尾长30-33mm,雌性较雄性大。头部褐色,吻端明显突出,鼻孔延长成短管状,头部侧面...
水甫管鼻蝠为2011年Eger和Lim依据采集于贵州荔波水甫村(Shuipu Village, Yuping Town, Libo County, Guizhou, China,海拔650m)一雄性管鼻蝠标本描述的新种。王晓云等(2016)依据部分分子标记结果报道了该种在广东和江西的新分布,但近期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广东和江西标本与Chen et al.(2017) 描述的管鼻蝠相似,后者...
隐姬管鼻蝠仅分布于我国台湾,为较小型蝙蝠。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其主要栖息场所未明,偶发现零星个体利用洞穴。发出典型的短持续和宽带的回声定位声波,用于在林间空地上捕食昆虫。隐姬管鼻蝠体长34-44mm,前臂长31-35mm,尾长27.5-38.5mm。头部毛为褐色,吻端明显突出,鼻孔延长成短管状。背毛金黄色并杂有金属光泽毛发,腹...
台湾管鼻蝠仅分布于我国台湾。发现利用香蕉枯叶栖息。发出典型的短持续和宽带的回声定位声波,用于在林间空地上捕食昆虫。为中等偏小型蝙蝠。体长40-53mm,前臂长33-39mm,尾长32-46mm。头部毛为褐色,吻端明显突出,鼻孔延长成短管状。背毛浅褐色或灰褐色,腹毛颜色较浅,常呈灰白到灰褐色,被毛厚而柔软。耳廓较大,耳长大...
锦矗管鼻蝠体型较小,可与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亲缘关系较近的东北管鼻蝠、白腹管鼻蝠和梵净山管鼻蝠明显区分;水甫管鼻蝠和榕江管鼻蝠虽然与本种形态大小相近,但前两者背毛棕红色,腹毛金黄色,耳更小,前臂长更短(Yu et al., 2020)。锦矗管鼻蝠为Yu et al.(2020)发表的新种,现仅记录于模式产地——四川省汶川县卧龙黑桃...
姬管鼻蝠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我国台湾。是典型的夜行性树栖型蝙蝠,但其栖息环境尚不十分不明。能发出典型的短持续和宽带的回声定位声波,用于在林间空地上捕食昆虫。姬管鼻蝠体小型,体长33-45mm,前臂长27-33mm,尾长26-36mm。吻端明显突出,鼻孔延长成短管状。背毛夹杂金属光泽的毛发,其余毛发基部黑色,尖端为浅褐色...
菲氏管鼻蝠体型小,前臂长约29mm;鼻 孔前端突出延长成短管状,鼻吻部深灰褐色。耳圆无缺刻,耳屏尖长,长度约为耳朵之半。背毛基部黑色、中部浅灰色,毛尖深灰褐色,使背部整体毛色呈灰褐色。腹部呈灰白色,腹毛基部黑色或灰黑色、毛尖银白色。后足 背面及股间膜覆盖稀疏的灰褐色毛发。股间膜呈浅灰褐色,腹面毛色比背部浅...
梵净山管鼻蝠和白腹管鼻蝠、黄胸管鼻蝠较为相似,但体长、腹部毛色、上门齿、颅全长等形态特征有一定差异He et al.(2015)。湖南采集的梵净山管鼻蝠样本的体型较小,体长、尾长和颅全长等多项外形指标均小于白腹管鼻蝠而更接近于模式产地的梵净 山管鼻蝠和黄胸管鼻蝠,但黄胸管鼻蝠胸腹部毛色棕黄(Kuo et al., 2009)。该...
黄胸管鼻蝠为中型蝙蝠,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其主要栖息环境尚不十分明确,可见在林间空地捕食昆虫。冬天曾在高海拔坑道发现其冬眠。能发出典型的短持续和宽带的回声定位声波。黄胸管鼻蝠体长47-50mm,前臂长36-42mm,尾长40-45mm。头部褐色,吻端明显突出,鼻孔延长成短管状。背部毛发为褐色或灰褐色,顶端夹杂红褐色的长毛...
金管鼻蝠体型小,前臂长28-32mm。鼻孔呈管状,较细而长,向上翘。耳壳卵圆形较宽,后缘无凹刻,耳屏狭窄,末端尖细。背毛毛基灰黑色,毛尖为金色;腹毛毛基灰黑色,毛尖灰白色。翼膜较宽,无毛。肋膜、股间膜、尾和后足上披稀疏的长毛。翼膜游离缘终止于后足第1趾的爪垫基部的外缘,而股间膜后缘始于后距,无距缘膜。尾端略...
台湾长耳蝠仅分布于我国台湾。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曾发现利用树洞栖息。发出典型短持续的回声定位音波探测环境与猎物,还可以聆听猎物发出声音来锁定并猎捕在叶面上的猎物。为小型蝙蝠。体长40-50mm,前臂长36-43mm,尾长42-56mm。头部褐色,吻端明显突出,鼻孔大。背毛基部为深棕色到黑色,顶端黄褐色;腹毛颜色浅,常呈灰...
体型中等。耳壳长而宽,耳端钝而圆。耳屏较短,外缘基部具凹形缺刻。翼膜终止于趾骨基部。后足较小。体背棕褐色, 面污白色。鼠鼷部白色。体长约前臂长约39mm,仅拾得腐败标本,尚未观察到生态特征,国内分 布于西藏、云南、广西;国外还见于缅甸。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林地。该物种的模...
黄颈蝠目前仅分布于我国台湾。中等体型蝙蝠,体长48-65mm,前臂长40-50mm,尾长35-48mm。头部吻端明显。背毛基部为黑色到黑褐色,掺杂尖端具有金黄色的毛发。颈部至胸前形成一圈黄色或白色的毛带。耳廓大,耳长大于耳宽,顶端钝圆。耳屏长而窄,翼膜向两侧延伸连接到趾基部。黄颈蝠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但目前主要栖所不明。...
环颈蝠体型较大,前臂长47-52mm;后足长9-12mm,约为胫骨的一半。背毛较腹毛色浅,毛基偏黑,毛尖赭黄色,但腹毛的毛尖略显白。从耳基部到喉部,有明显赭黄色项圈。吻部短而宽,有稀疏的毛。矢状嵴较弱,但眶上嵴较发达。泪腺突较大。上颌第1和第2前臼齿的前尖和后尖突出。下颌前臼齿发育良好,有明显齿尖且位于齿列的主轴上...
爪哇伏翼为小型伏翼。Hill & Harrison(1987)依据阴茎骨明显不同分为2个有效种:即爪哇伏翼阴茎骨长5.0-5.5mm,其茎秆近于平直;东亚伏翼阴茎骨长10-13mm,其茎秆有两个明显的弯曲,呈“S”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爪哇伏翼栖息于石缝、树洞和屋檐中。黄昏出来觅食,多活动于居民点、树林、溪流上空。...
尼泊尔鼠耳蝠体较较小,前臂长34-36.9mm。耳壳内侧边缘呈弧形,外侧基部1/4处有明显缺刻,缺刻下具凸起叶,几乎与缺刻成直角。耳屏狭长柳叶形,约超过耳长之半,耳屏基部有一个明显凹口(缺刻),其下方有一个三角形小凸叶。胫骨长14mm左右,约为后足长之2倍。距较细而短,尾末端稍伸出股间膜后缘。头骨吻部微向上翘,颅基长...
目前宽吻鼠耳蝠的栖息场所尚不十分明确。使用常频窄带的回声定位声波探测环境中的猎物。...
长尾鼠耳蝠的模式产地在福建。由 Allen(1923)依据福建标本命名,之后Ognev(1927)依据尾长略超过体长特征命名西伯利亚东部的标本为<M. longicaudatus>,Ellerman & Morrison-Scott (1951)等将后者列为长尾鼠耳蝠的一个亚种。长尾鼠耳蝠在飞行状态下发出的回声定位叫声为短调频型.叫声包括3个谐波,其中第1谐波...
云南菊头蝠为1872年Dobson依据采集于中国云南(China, Yunnan, Hotha,海拔1371.6m)2雄和1雌标本发表的新种,稍后即被他本人合并到皮氏菊头蝠<R. pearsonii>。Andersen(1905)根据该种和<pearsonii>的描述及图表比较,发现它们应该属于2个独立的种类。Corbet & Hill(1992)也认为应恢复为一个独立的种,...
单角菊头蝠本种为中国特有种,因为体型小多会呈聚集性栖息,是典型的群居夜行动物。使用恒频回声定位声波侦测环境中的猎物。这种蝙蝠栖居在洞穴的深处,呈单只或小群栖息,在栖息时往往在岩石的裂缝处用脚钩住岩石呈倒挂。当听到有声音时,则二只耳壳略转动扫集声音,用手电筒照射并不感到惊慌,一旦发出声音,则立即起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