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菊头蝠
无危别名:蝙蝠、菊头蝠、Big-eared Horseshoe Bat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体型较小,耳特大,鼻叶之马蹄计宽大,中间具明显缺刻,前面两侧均具一小附叶。
详细介绍
大耳菊头蝠是菊头蝠科、菊头蝠属蝙蝠。生活于山洞中,数量不多,与其他蝙蝠共栖,一般停留在洞边缘或近洞口岩石顶壁上。以夜行性飞行生活的昆虫为食。
该种在国内包含3个亚种,分布范围较广。同时容易与华南菊头蝠相混淆,可以根据其鼻叶形态和前臂长进行区别,后者体型(前臂长约40mm)偏小,鼻叶中的鞍状叶高宽基本相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
分布范围
国内广泛分布于广东、福建、西南和江浙一带,种群数量较小。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大耳菊头蝠栖于山洞,数量较稀少。可与小菊头蝠、鼠耳蝠(
习性形态
体型较小(但比华南菊头蝠稍大)。前臂长45-48mm。颅全长17-20mm。耳大,对耳屏不发达。马蹄叶宽,中央具明显缺刻,两侧各具一小型附叶;鞍状叶较宽,但其宽度小于高度;联接叶低而平滑,起自鞍状叶顶端基部。头骨矢状嵴不明显。背毛毛基灰白色,毛尖暗褐色,腹毛色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