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大全>>哺乳动物>>翼手目

西南鼠耳蝠

近危
别名:峨眉鼠耳蝠,四川鼠耳蝠,Myotis altarium Thomas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50-52毫米
  • 体重:约10克
  • 寿命:

显著特点

耳屏狭窄而尖长

详细介绍

西南鼠耳蝠因峨眉山为其模式产地,又称峨眉鼠耳蝠或者四川鼠耳蝠,为蝙蝠科鼠耳蝠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江西、贵州、安徽、四川等地,主要栖息于岩洞,多与菊头蝠同居一洞。洞道深阴潮湿。捕食昆虫有益。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广东标本比峨眉地模标本毛色稍浅。体毛绒细且较长,背部棕褐色,毛基色泽深暗,呈黑褐色;腹毛毛色明显浅于背毛,为灰褐色;胸部毛色略浅于腹毛,为淡灰褐色。


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近危NT。

2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分布范围

模式产地为四川峨眉山。国内广泛分布于西南三省,江浙至广西、江西、广东。国外分布于泰国。

西南鼠耳蝠栖于海拔1000m以下的岩洞或人工洞中,采集时曾见单只伏于小石凹中。具有冬眠习性。以昆虫为食。

习性形态

体形中等。前臂长39-45mm。颅全长约16mm。耳壳狭长,前折超过吻端约7mm,耳屏尖长,约10mm。第3-5掌骨近等长。体毛较长而柔和,背毛棕褐色,腹毛毛色近似。头骨吻短而鼻额部略凹,矢状嵴和人字嵴均不发达。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