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大全>>哺乳动物>>翼手目

大趾鼠耳蝠

无危
别名:Myotis macrodactylus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
  • 体重:7-9克
  • 寿命:

显著特点

常发出短而宽带的调频回声定位声波

详细介绍

大趾鼠耳蝠夏季成群栖息于东北地区潮湿的洞穴岩壁中,冬季迁移到温暖的地方过冬。种群数量为200-2000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在中国长白山地区为常见种。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大趾鼠耳蝠常发出短而宽带的调频回声定位声波,其平均峰频为54.14kHz。此类超声波适合在水体上方捕食双翅目、毛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可能偶尔也捕食鱼类。回声定位声波在飞行过程中会随着环境复杂程度的变化而改变,具有明显的信号可塑性。

2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分布范围

该种2008年在中国首次记录,国内目前仅分布于吉林和辽宁。国外分布于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

习性形态

中等体型鼠耳蝠。前臂长37-39mm,尾长38-43mm,体重7-9g。面部灰褐色。背毛毛基部黑色,毛尖部灰褐色。腹部毛发基部黑色,毛尖为灰白色,腹部中部毛发长约6mm。耳相对体型较长,耳屏窄而长,从基部逐渐变细,顶部较尖,约为耳长的一半。翼膜起始于胫上离踝关节3-5mm处,尾膜起始于踝关节。胫及附近尾膜着生毛发,尾尖略微超出尾膜。后足较大,后足连爪较长,约12mm,与其他同体型鼠耳蝠相比,后足连爪相对胫长较大,为胫长的65%-67%。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