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蝠
无危别名:蝙蝠,花蝠,Harlequin Bat,Scotomanes ornatus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耳较长,呈椭圆形
详细介绍
斑蝠数量较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萨姆。栖息于热带、温带阴湿的石缝内。群栖。黄昏及夜晚出洞,在竹林和树林周围中觅食,以昆虫为食。斑蝠栖息于洞穴的陡壁高处或挂于高树枝上,傍晚可见于居民点附近捕食昆虫,晚上7时半至9时为其捕食高峰。我们所采的3只标本均在山区住房附近于傍晚获得。与其捕食昆虫的食性相适应,其肠道不长,与体长之比约为2.56:1。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四川、浙江、湖南、重庆和云南。国外分布于尼泊尔、泰国、印度、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斑蝠为较稀少的种类。栖息于山洞和树上,黄昏时分可见其在居民屋舍周围捕食飞虫。
习性形态
体型中等。前臂长50-60mm。耳较长,呈椭圆形;耳屏较短,端部钝,外缘弧形内缘直。翼膜止于趾基部。体毛具光泽和独特的色彩,背部褐棕色,中央有白色条纹;头顶和两肩后有白色斑;腹部中央和颈部有一“V”字形的棕褐色斑纹;翼膜黑褐色,股间膜淡棕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