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角菊头蝠
未予评估别名:独角菊头蝠,台湾小蹄鼻蝠,Formosan lesser horseshoe bat,Rhinolophus monoceros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体背棕色,毛尖略带红色。
详细介绍
单角菊头蝠本种为中国特有种,因为体型小多会呈聚集性栖息,是典型的群居夜行动物。使用恒频回声定位声波侦测环境中的猎物。
这种蝙蝠栖居在洞穴的深处,呈单只或小群栖息,在栖息时往往在岩石的裂缝处用脚钩住岩石呈倒挂。当听到有声音时,则二只耳壳略转动扫集声音,用手电筒照射并不感到惊慌,一旦发出声音,则立即起飞,起飞时间不长就又停息。
这种蝙蝠数量较少,以捕食昆虫为食,对农业有一定的好处。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在我国台湾的坑道与洞穴。
习性形态
小型蝙蝠。体长37-51mm,前臂长36-41mm,尾长17-23mm。鼻部具有上、中、下鼻叶,中鼻叶(连接叶)顶部为单角突起,下鼻叶为马蹄状。头部毛发呈淡褐色。具有宽大的耳廓,对耳屏宽而短。翼膜宽圆,连接到趾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