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大全>>哺乳动物>>翼手目

爪哇伏翼

无危
别名:Pipistrellus javanicus abramus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38-42毫米
  • 体重:约5克
  • 寿命:

显著特点

耳短而宽。

详细介绍

爪哇伏翼为小型伏翼。Hill & Harrison(1987)依据阴茎骨明显不同分为2个有效种:即爪哇伏翼阴茎骨长5.0-5.5mm,其茎秆近于平直;东亚伏翼阴茎骨长10-13mm,其茎秆有两个明显的弯曲,呈“S”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爪哇伏翼栖息于石缝、树洞和屋檐中。黄昏出来觅食,多活动于居民点、树林、溪流上空。捕食害虫,有益。


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分布范围

国内报道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察隅)、安徽、江西、广西和四川(张荣祖,1997),及云南西部(六库)(王应祥,2003)。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习性形态

体中等,前臂长30-36mm。耳壳短宽,耳壳外缘基部具凸形突叶;耳壳、耳屏黑褐色。耳屏较短,其高度约为耳壳之半,耳屏外缘基部具凹形缺刻;翼膜止于趾基;后足较小,超过胫骨长的1/2。体背烟褐色或深暗的褐黑色。腹毛浅淡,毛基黑褐色,毛尖淡黄灰色或淡黄红色,尤以颈侧、胸部和腹侧为甚。头骨趋扁平。吻部宽扁、短而略窄。脑颅顶最高处位于颧弓后部鳞状突的垂直线上方,无眶上突,矢状嵴和人字嵴甚弱。阴茎骨形态与棒茎伏翼相似但较短。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