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大全>>哺乳动物>>翼手目

水甫管鼻蝠

未予评估
别名:Murina shuipuensis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
  • 体重:
  • 寿命:

显著特点

鼻孔突出延长成短管状,毛尖黑色。

详细介绍

水甫管鼻蝠为2011年Eger和Lim依据采集于贵州荔波水甫村(Shuipu Village, Yuping Town, Libo County, Guizhou, China,海拔650m)一雄性管鼻蝠标本描述的新种。


王晓云等(2016)依据部分分子标记结果报道了该种在广东和江西的新分布,但近期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广东和江西标本与Chen et al.(2017) 描述的管鼻蝠相似,后者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核实。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水甫管鼻蝠体型小,前臂长30-35mm。鼻孔突出延长成短管状,分别朝向左右两侧,鼻部和颏部为黑色,面部其他部位颜色较浅。耳小而圆且后段边缘具凹痕,耳屏尖长,耳郭后部毛为米黄色。背毛呈3色带状:基部暗灰色,中部浅黄色,毛尖黑色。腹部橘黄色,咽喉部毛较短,毛基灰白色,毛尖浅黄色到橘黄色;腹部其他部位呈2色带状基部为黑色,毛尖为灰白色到橘黄色。翼膜延至第1趾基部。头骨较小,前额吻突显著,矢状嵴缺失,人字嵴不明显;上颌门齿紧密但与犬齿之间形成明显的缝隙,前者高度为后者的1/2。齿式:2.1.2.3/3.1.2.3=34。

2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贵州(模式产地:荔波县水甫村)。

习性形态

体型小,前臂长30-35mm。鼻孔突出延长成短管状,分别朝向左右两侧,鼻部和颏部为黑色,面部其他部位颜色较浅。耳小而圆且后段边缘具凹痕,耳屏尖长,耳郭后部毛为米黄色。背毛呈3色带状:基部暗灰色,中部浅黄色,毛尖黑色。腹部橘黄色,咽喉部毛较短,毛基灰白色,毛尖浅黄色到橘黄色;腹部其他部位呈2色带状基部为黑色,毛尖为灰白色到橘黄色。翼膜延至第1趾基部。头骨较小,前额吻突显著,矢状嵴缺失,人字嵴不明显;上颌门齿紧密但与犬齿之间形成明显的缝隙,前者高度为后者的1/2。齿式:2.1.2.3/3.1.2.3=34。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