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菊头蝠模式产地为一个被农耕地包围的岩石山洞,距离最近的村庄200m。在相同洞穴还采集到大耳菊头蝠、马氏菊头蝠、中华菊头蝠和鼠耳蝠等。该种为纪念德国 Tbingen大学 Hans-Ulrich Schnitzler教授在菊头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命名的,英文名为 Schnitler’s Horseshoe Bat。...
2007年12月11日上午10点在湖北省兴山县石家坝镇进行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宜昌至巴东段岩洞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石家坝镇坤檐山坤檐洞离洞口100m处捕获一只雌性蝙蝠———贵州菊头蝠Rhinolophus rex。该种蝙蝠为中国的特有分布种(罗蓉,1993),是在湖北省首次发现。因具有特大的耳郭容易区别于其他菊头蝠,但与施氏菊头蝠(<Rh...
小菊头蝠R. blythi andersen: Least horseshoe bat体形在菊头蝠中较小。栖于低山山洞、坑道或居民点附近的洞穴内。多与其他蝠类共居。数量较少,1-5头成一群,偶见20只大群。季节性地出现同性群。捕食蛾、蚊类。6月中旬产仔。消灭蚊蛾而有益。粪可入药。国内分布于华东、四川和海南;国外见于越南北部。该种分为2个亚种。东南亚...
皮氏菊头蝠(学名:Rhinolophus pearsonii ),是菊头蝠科、菊头蝠属的动物。体型中等,从侧面观连接突先端低圆,与鞍状构造间无凹缺,从前面观鞍状构造前狭后宽但前后部两侧各自平行。皮氏菊头蝠栖息于海拔1200-2000米的山洞中,为群居生活,捕捉昆虫为食。皮氏菊头蝠为群居生活,常十余个至几十个不等共居一山洞,但均分别...
马氏菊头蝠体型较小,为洞穴型蝙蝠,曾见与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小菊头蝠(<R. pusillus>)、小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等栖息在同一洞穴。为食虫蝙蝠,有冬眠习性。马氏菊头蝠属于 <philippinesis>-<group>,容易与大耳菊头蝠混淆,因其特殊的杯状叶形态(鞍状叶舌状...
大耳菊头蝠是菊头蝠科、菊头蝠属蝙蝠。生活于山洞中,数量不多,与其他蝙蝠共栖,一般停留在洞边缘或近洞口岩石顶壁上。以夜行性飞行生活的昆虫为食。该种在国内包含3个亚种,分布范围较广。同时容易与华南菊头蝠相混淆,可以根据其鼻叶形态和前臂长进行区别,后者体型(前臂长约40mm)偏小,鼻叶中的鞍状叶高宽基本相等。列...
大菊头蝠栖息于岩洞中,常与其他种菊头蝠和蹄蝠共处一洞,但总是单只独挂在洞顶壁上,而且大多数离洞口不太远的较亮处。在江西遂川捕获的1只,其悬挂处仅距地面不足3m高。据在浙江杭州千人洞1980-1986年观察记录,若不受惊扰,很少迁洞。在海南五指山的标本来自原始林缘的茅草坡上空,当时它们正在两三只结群飞翔觅食,不时...
华南菊头蝠数量较为稀少,为洞穴型蝙蝠。可见与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小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大耳菊头蝠(<R. macrotis>)等同栖一个洞穴。在发表新种前,通常被鉴定为大耳菊头蝠(在国内包含了多个亚种),可以根据其鼻叶形态和前臂长进行区别,华南菊头蝠体型偏小。还有学者...
马铁菊头蝠群栖性,栖息山洞内同时分布有鼠耳蝠、东方蝙蝠等种类。昼伏夜出,白天在石缝或墙缝间睡眠,多单独悬挂于石壁上,悬挂时以两肢并齐倒悬抓于石壁,前肢包裹全身,当外来声息及光亮照射时,有的呈深度麻痹状态,有的个体则受惊飞逃,飞逃时先将头部伸出,频频左右摆动,耳部不断颤动,鼻尖不断嗅闻,到一定时间(约...
中菊头蝠为常见的洞穴型蝙蝠种类。栖息在潮湿的山洞和废弃矿井、坑道等地,可与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小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皮氏菊头蝠(<R. pearsonii>)、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等同穴共栖。以蚊类、蛾类等昆虫为食。对人类有益。中菊头蝠常单只或成群的...
本种属于 <Megaderma>亚属,Bergmans & Bree(1986)对印度尼西亚地区的亚种分化进行过探讨。张礼标等(2010)在云南勐腊县的标本,形态特征与马来假吸血蝠主要特征相符,依据毛秀光等(2007)核型分析结果(2n=38),进一步确认该标本为中国蝙蝠新纪录——马来假吸血蝠。在我国分布狭窄,需要加强保护。...
印度假吸血蝠通常数十只集群活动,不与其他蝙蝠混群。肉食性,以昆虫、蜘蛛、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蛙、小鸟、小鼠甚至其他种蝙蝠 )为食。常接近地面3m以内飞行觅食,也常到民宅搜捕墙上的壁虎和昆虫。本种具肉食性的特点,加上有些类似吸血蝠的外形特征,其与南美洲的吸血蝠是完全不同的类群,也没有吸血的习性。印度假吸...
棕果蝠是典型的热带蝙蝠,不冬眠,虽常与其他蝙蝠共栖一洞,但从不相混杂,而且凡有果蝠栖居的洞穴,种群中皆以果蝠占优势,颇似有种间排挤现象。夏秋炎热季节,在洞穴栖居者数量减少,集小群而散居洞外,而冬春季节多在洞穴内大量聚集。白天群栖于石灰岩山洞或废弃房屋,夜晚外出觅食。多以野生浆果等为食,但在水果收获季...
吸血蝙蝠(学名:Desmodus)是蝙蝠科所有种类的吸血蝠的统称。分类学上隶属于吸血蝠科、吸血蝠属吸血蝙蝠共有3种,吸血蝙蝠的身体不大,没有外露的尾巴,毛色主要呈暗棕色。它们的相貌看起来非常丑恶,在天黑之后才开始活动,每晚定时觅食-吸食动物的血液,不同种类的吸血蝙蝠吸血对象也有所不同。吸血蝙蝠在天黑之后才开始...
犬蝠是哺乳纲、翼手目、狐蝠科短吻果蝠属的单属种,而与短吻果蝠同科的动物尚有安氏果蝠、副管鼻果蝠、大耳果蝠等之数种哺乳动物。’犬蝠是一种长得象小狗一样的蝙蝠,在城市里也偶尔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不同于其它拥有超声定位的蝙蝠,犬蝠是利用视力取食植物的果实的,同时也为植物们提供了散播种子的服务,甚至有些种子经...
黑髯墓蝠集群于岩洞缝隙,或贴伏在洞内的岩壁上,以后退方式向裂缝深处躲藏。可见其与其他蝙蝠同处一洞,但不混群。以昆虫为食,有时也吃水果。较稀少。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将先人的尸骨从坟墓中取出,放到有本种蝙蝠栖息的岩洞边陶罐中存放的习俗,似乎与英文名“Tomb Bat”有些联系。...
安氏长舌果蝠(<M. sobrinus>)是 Andersen(1911)根据马来西亚 Gunong Igari的标本命名,最初认为是小长舌果蝠(<M. minimus>)的亚种 <M. m. sobrinus>。但 Medway(1969)认为:安氏长舌果蝠的体型明显大于小长舌果蝠,两者应是不同种。...
长舌果蝠其舌甚长,舌尖具刷状突起,舌面中央有三尖形乳突(tridentate papillae)、前臂长47.31~51.01 mm 与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相似,但第二指具爪,翼膜止于第三趾趾基,上唇前缘无沟槽,鼻孔不突出,尾极短、隐于毛被中;头骨后部明显向后下方倾斜,齿槽后延线明显超过人字嵴上缘达及顶间骨上缘水平,牙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