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沙蜥外文名Toad-headed Agama,有2个亚种。
大耳沙蜥的奔跑速度很快,遇到危险就快速地钻入沙丘不见踪影。受追击时,常贴向地面不断摆动蜥体,急速挖土,使自身很快地埋进沙内,有时则撑起四肢,高抬前躯,举尾背上时卷时松。大耳沙蜥的耳状皮皱具有辅助攻击、捕食的功能,当它愤怒、攻击或准备逃避的时候皮褶张开,露出肉红色的“大耳”,显出凶狠的姿态,并不停地扇动,发出“呼呼”的响声来恐吓对方。洞道直长,可达70-80厘米,但离地表较浅,洞口大,宽30毫米以上,洞的末端不扩大
大耳沙蜥主要食物包括蚂蚁、蜘蛛、蝗虫、鞘翅目昆虫及其幼虫等,此外,在胃内还发现有植物小残片。
大耳沙蜥属于卵生动物,在5-6月为交配繁殖期,怀卵数多达3-5枚,每年产卵1次,多数为3-4枚,仅少数个体较大的沙蜥偶产5卵的现象。卵壳柔软、半透明的革质。母蜥于7月已产卵完毕,结束繁殖期,幼蜥于8月份孵出
在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大耳沙蜥是沙质沙漠中常见的物种。据统计,在土库曼斯坦每2平方公里有18只大耳沙蜥,在哈萨克斯坦每公顷有64只大耳沙蜥。有报道称,大耳沙蜥在阿富汗北部的沙漠中大量存在。在塔吉克斯坦,大耳沙蜥的密度很低,每平方公里密度为1-2只,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它在该国面临数量下降的威胁。根据2010年的调查,乌兹别克斯坦克孜尔库姆地区的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只。2011年一项对亚曼库姆沙地的调查发现,7月份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只。在中国,大耳沙蜥是一种稀有物种,且数量正在下降(2018)
大耳沙蜥在分布地区受到沙丘稳定化和沙丘栖息地向农业用地(通过灌溉)、采矿(采砂)和城市地区转变的威胁。在其范围内的欧洲部分,牲畜放牧的减少导致沙丘植被更加茂盛,从而消除了适合该物种的栖息地。大耳沙蜥也是国际宠物贸易的对象,宠物贸易的收集可能会对该物种产生巨大的、但发生于局部的影响。
在中国,大耳沙蜥受城镇建设、沙漠旅游开发、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受巨大的宠物需求的影响。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