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游禽

暴风鹱

2023-03-09 19:14:10 258

暴风鹱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暴风鹱雌雄相似。嘴侧扁,长度中等,上嘴先端向下弯曲成钩状,较锐利,嘴由数枚角质片构成,其间界限明显。鼻孔呈管状,较长,左右鼻管连成一体,但中间有隔,鼻管沿嘴峰中线位于上嘴基部。两翅宽而长,先端较尖。初级飞羽11枚,第一枚最长。尾较圆,尾羽14枚,中等长度。脚短而强壮,跗蹠侧扁,前后缘较锐,被网状鳞,跗蹠长度稍较中趾为短。趾较细,外趾几和中趾等长,后趾存在,但较短,前3趾间具全蹼。爪窄而锐利。身上羽毛厚密而硬,仅在下体较软。体色有两种类型:淡色型头颈和下体白色,偶尔缀有一点污灰,上体灰色,有时带有一点褐色,飞羽和翅上覆羽暗灰色,初级飞羽尤暗,翅下覆羽和腋羽淡灰色,偶尔亦有为白色的,眼周和眼前斑黑色;暗色型为烟灰色,稍缀有灰色或褐色,初级飞羽较暗。
虹膜褐色。嘴黄褐色,尖端黄色。跗蹠和趾暗黄色,蹼黄色并具黑色带斑。
大小量度:体重665-880克;体长450-480毫米;翅300-350毫米;嘴峰35.5毫米;尾177.5毫米;跗蹠45毫米。

暴风鹱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原产地:加拿大、中国、丹麦、法罗群岛、法国、德国、格陵兰、冰岛、爱尔兰、日本、墨西哥、荷兰、挪威、葡萄牙、波多黎各、俄罗斯联邦(中亚区——旅鸟、东亚区、欧洲区)、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斯瓦尔巴和扬马延、瑞典、英国、美国。
旅鸟: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比利时、捷克共和国、芬兰、摩洛哥、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美属维尔京群岛。
暴风鹱是典型的海洋性鸟类,除繁殖期间栖息于海岛繁殖外,其他时候从不上陆地。多分布于冷水海域,繁殖期间主要居住在悬崖石壁上,偶尔深入到1千米的平整陆地上。有时会到人类的居住地附近活动,甚至会栖息于海滨城镇的房屋上。

暴风鹱的详细介绍

暴风鹱(学名:Fulmarus glacialis)外文名Northern Fulmar、Fulmar,为鹱形目鹱科下的一种中型海鸟,共有3个亚种。

0b4817ce93dcc79e386a10eb985bc94d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暴风鹱属迁徙性鸟类。春季于4-5月迁徙到北部繁殖地,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部海域迁徙。年轻的鸟可能行横跨大洋的迁徙,通常比成鸟游徙得更远。在中国仅遇见于辽东半岛海面,是稀有冬候鸟。

暴风鹱通常白天黑夜毫不疲倦地在海洋上空飞翔,时而紧贴海面上空快速地振翅飞翔,时而两翅一动不动地在汹涌的海浪上面低空滑翔。飞行极为轻快而灵活,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在海面波浪间穿飞,飞翔时两脚向后伸直。累了则栖于海面随波逐流,或将头、嘴插在翅下睡觉。游泳能力极强,在水中身体几乎是漂浮在水面,通过两脚划水游泳,身体后部抬得很高。

a293c956b2d648a286b4727c6da9e0dd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暴风鹱喜集群,无论是在空中飞翔,还是在海面觅食和休息,通常都是成群,很少单独活动。亦喜欢跟随航行在海洋中的船舶飞行和水浴,由于洗澡时常常把翅膀弄湿而使起飞变得困难。陆地行走困难,几乎是爬行。性较大胆,不怕人,遇危险时能从嘴中喷射出一种黄色液体进行自卫,受伤后多通过游泳逃走。在地上起飞困难,需要爬到高处才能飞起。暴风鹱在繁殖地作吵闹的嘎嘎声。在海上通常无声,但成群进食时发出带喉音的嘎嘎声。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鱼卵、软体动物、甲壳类以及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腐肉、鲸和鱼的内脏和其他死的动物或内脏,甚至吃鲸和其他大的哺乳动物的粪便,繁殖季节也吃少量植物。觅食在海上,既不能在空中飞翔时捕食,也不能潜入水下捕食,但它可以把头浸入水中捕获水表层浮游生物,或者降落在死的鲸、海象和其他大型动物尸体上啄食。通常成群觅食,有时成群跟随在捕鲸船后啄食船上丢掉的废弃物,为了争抢食物而相互争斗,并发出极为嘈杂的声音。相当贪食,当遇到食物丰富时常常吃得过量,以至过后不得不呕吐一部分出来。

暴风鹱繁殖于北部海洋中大小岛屿和海岸上,到达繁殖地的时间与当地冰雪融化的时间有关,通常在4月末5月初。到达繁殖地时已基本成对,亦有在到达繁殖地后才成对。常成群在一起营群巢,很少有单对孤立繁殖。到达繁殖地后即开始求偶,求偶活动通常在繁殖地附近平静的海面上,开始时雌雄鸟不断地、有节奏地从水中跳跃出采,整个身体绝大部分露出水面,然后伸开两翅,冲出水面,依靠两翅的扇动朝前运动,同时发出鸣叫声,整个过程需重复多次。

6b4e5c8ebe47d37d4e4ecf8241ceab44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暴风鹱营巢于海岛紧靠水边的悬崖上、地洞中或岩石缝隙中,也在海中小岛低矮的岩壁上,或紧靠水边岩上或地上营巢。巢甚简陋,通常是在地上掘一个浅坑,如果地是沙土,则掘得深一些,孵化时能容纳半个身体即可,半个身体露在坑外。坑里一般无任何内垫物,偶尔亦放一些干草,亦有在巢坑周围放些小圆石的。繁殖期5-8月,5月初至中旬产卵,亦有早在4月中旬即开始产卵的,随地区而不同。每窝产卵1枚,偶尔有产2枚的。卵多为卵圆形,少有呈尖卵圆形的;白色,具红褐色斑;大小为68-80毫米×43-54毫米,平均74毫米 ×51毫米;重65.2-98.3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42-49天或56-60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在巢期47-48天。

805c5da78455d137c76a2e9eaeac37ba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全球暴风鹱的数量估计为约7,000,000对或20,000,000只(2016年)。在欧洲,繁殖种群估计为3,380,000-3,500,000对,相当于6,760,000-7,000,000只成熟个体(2015年)。在俄罗斯的数量估计为100万至100万种繁殖对,迁徙数量为10,000,000只(2009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