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游禽

灰鹱

2023-03-11 16:52:41 239

灰鹱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灰鹱为中等大小海鸟。嘴较细而侧扁,上嘴尖端呈钩状,鼻管短,位于嘴峰中线嘴基处,左右鼻管合并成一个,但内面中间有厚的隔板隔开。翅窄而尖长,初级飞羽11枚。尾为圆尾,中等长度,尾羽12枚。上体黑褐色,下体灰褐色,翼下覆羽及飞羽基部银灰色而有光泽,边缘暗褐色。颏、喉灰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跗蹠内侧、中趾和内趾淡蓝色,外侧和外趾黑褐色或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410-510毫米;嘴峰38-42毫米;翅286-320毫米,翼展约100厘米;尾86-97毫米;跗蹠45-56毫米。

灰鹱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繁殖于南半球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包括新西兰海岸和邻近岛屿、查塔姆、奥克兰、坎贝尔、马阔里岛、诺福克岛、卡皮蒂岛、邦蒂群岛以及南美海域内的麦哲伦海峡、福克兰群岛和南美东海岸及其邻近岛屿,往北远可至智利。
非繁殖期沿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岸往南可到南纬60度,往北可到远东、千岛群岛、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北美东西海岸、阿留申群岛、西海岸拉布拉多半岛、格陵兰南端以及西欧、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岛东南部和非洲大西洋海岸。中国国仅见于福建沿海、台湾和澎湖列岛。
灰鹱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偏僻荒寂的大陆石质海岸和邻近海面及沿海岛屿,非繁殖季节则栖息于开阔的大洋上。除繁殖期外不上陆地活动,成年累月都在海上活动、觅食和休息。

灰鹱的详细介绍

灰鹱(学名:Puffinus griseus)外文名Sooty Shearwater,是一种中型海鸟,无亚种。有学者认为繁殖于南美洲海岸的种群应属于不同的亚种,从而分为2个亚种,即指名亚种P.g.griseus和南美亚种P.g.chilensis。但由于根据不充分,未得到支持。

849c2901bf4edf67662454e42a280c6c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灰鹱喜集群,无论繁殖季节或非繁殖期均在白天和晚上成群活动,繁殖期间则主要在晚上活动。善飞翔,常成群地长时间在海面上飞翔,时而急速的扇动两翅,时而在紧贴海面的波浪上空滑翔。善游泳,亦能潜水,但潜得不深,时间亦不长。在水面起飞很容易而灵巧,但在陆地行走困难而笨拙,起飞亦需爬到高处,在平地上不能起飞。

灰鹱主要以各种小鱼、虾、甲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浮游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开阔的水面进行,也常伴随鲸、特别是灰鲸活动和觅食,啄食它们吐出的一些昆虫和乌贼,同时当鲸浮出水面时由于对四周水面的干扰,常将一些小鱼和甲壳类带到了水面,从而为它们觅食提供了机会,此外也从鲸排出的粪便中啄食一些小的昆虫和鱼虾。 

d079df79b60f880ee388e6b637dd656e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灰鹱最独特之处当属其长距离迁徙,为一顿美餐它不惜绕地球飞行一圈,先是向北飞到白令海,接着向南飞往南极洲、向东飞往智利,最后向西飞往日本和新西兰。根据安放在灰鹱身上跟踪其活动的电子标签显示,一天的飞行里程可以超过997.8公里,每年飞行路程达约6.4万公里。灰鹱充分利用风向,在太平洋水面按八字形的路线飞行,途中捕捉鱿鱼、磷虾等食物。平时活动很安静,但在巢地和晚上喂养雏鸟期间却发出很高的叫声,变得很嘈杂。偶尔发出压抑的嘎嘎声。

繁殖在南半球温带海洋岸边和大洋中海岛上,常成群繁殖。繁殖期因地而异,一般在9月至翌年4月。营巢于海岸或海岸上低矮的植物丛中或森林中地上。巢通常为亲鸟在松软的地上所挖掘出的一个凹坑,内垫以少许枯叶和枯草。 

00deaa92e9da020fc3f2b96bcdfd009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巢筑好后雌雄亲鸟双双飞到附近海上,若干天后才又返回来,返回后立即产卵。每窝产卵1枚,卵为卵圆形或尖卵圆形,白色,大小为58.5-81.7毫米×42-53.4毫米,平均为74毫米×48毫米,重69.1-77.75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30-35天。 

雏鸟孵出后身上被有长而厚密的绒羽,大约经过雌雄亲鸟5个月的艰辛喂养后才能长全羽毛和换掉绒羽,时间大约在4月末。此时亲鸟便停止喂食,通过饥饿刺激鼓励它们从巢洞中来到海上。大约在5月几乎全都离开繁殖地到海上过着流浪生活。

灰鹱虽然是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物种,但是其种群数量由于渔业影响、幼鸟的捕杀以及气候变化而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物种。在新西兰斯奈尔斯群岛的数量最多的聚集地上,灰鹱的种群数量在1969-1971和1996-2000年间已经下降了37%,穴居的灰鹱数量也可能有所下降。

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评估等级——无危物种(LC);

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8项);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近危物种(NT)。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