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黑背信天翁
别名:Phoebastria immutabilis,Laysan albatross
纲目:游禽
体长:81厘米左右
体重:2.21-2.8kg
寿命:12-62年
保护级别:近危
黑背信天翁(学名:Phoebastria immutabilis)外文名Laysan albatros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信天翁,无亚种。
黑背信天翁以毫不费力的飞翔而著称于世——它们能够跟随船只滑翔数小时而几乎不拍一下翅膀。它们为减少滑翔时肌肉的耗能而体现出来的适应性之一是有一片特殊的肌腱将伸展的翅膀固定位置,其二是翅膀的长度惊人,较之鹱形目其他科的鸟类,信天翁的前臂骨骼与指骨相比显得特别长,翼上附有25-34枚次级飞羽,相比之下,海燕仅有10-12枚。于是,黑背信天翁的翅膀如同是极为高效的机翼,高“展弦比”(翼长与前后宽之比)使它们能够迅速向前滑翔,而下沉的机率很低。这种对快速、长距离飞行的适应性令黑背信天翁得以从它们在海岛上的繁殖基地起飞,翱翔于茫茫的汪洋大海上空。
从跟随船只的习性可知,黑背信天翁是出名的食腐动物,喜食从船上扔下的废弃物。它们的饮食范围很广,但经过对它们胃内成份的详细分析,发现鱼、乌贼、甲壳类构成了黑背信天翁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它们主要在海面上猎捕这些食物,但偶尔也会像鲣鸟一样钻入水中,深度达6-12米。黑背信天翁有时会在夜间觅食,因为那时很多海洋有机物都浮到水面上来。有关信天翁白天和夜间觅食的比例问题,人们通过劝服它们吞下一个传感器的办法便可以获得详细信息。传感器位于胃中,当信天翁吞入一条从寒冷的南大洋水域中捕获的鱼时,体内温度会立刻降低,传感器便将此记录下来。摄入的食物成分比例因种类而异,而这对信天翁的繁殖生物学有很大的影响。
黑背信天翁寿命相当长,平均可存活30年。但它们繁殖较晚。虽然3-4岁时生理上就具备了繁殖能力,但实际上它们在之后的数年里并不开始繁殖,有些甚至直到15岁才进行繁殖。在8-9年达到性成熟后,黑背信天翁从海上转移到永久居住地,返回陆地,雄鸟在繁殖期开始时先来到群居地,然后在雌鸟加入后进行交配。黑背信天翁求爱时,嘴里不停地唱着“咕咕”的歌声,同时非常有绅士风度地向“心上人”不停地弯腰鞠躬。尤其喜欢把喙伸向空中,以便向它们的爱侣展示其优美的曲线。用10个月近一年的时间,养育一只雏鸟。第一次繁殖者要从事一个精心设计的求爱展示,它建立了在一起生活40年时间的伴侣。
大部分黑背信天翁都群居营巢,有时成千上万对配偶将巢筑在一块,巢为一个堆,由泥土和植物性巢材筑成,非常大,雄鸟和雌鸟在居住地用高大的植被围拢的开放地面修造一个浅窝。雌鸟只产一枚卵。孵卵任务由双方共同承担,一般为几天轮换一次。整个孵化期约为9周。对于刚孵化的雏鸟,亲鸟开始时主要是喂育,后来则主要是看护。小鸟由父母共同喂养,它们交替地给小鸟带回食物,并开始轮流几天在海上飞行觅食。育雏期间,亲鸟双方轮流到遥远的捕食区域去觅食,短则1-3天,长则5天以上。在返回时,胃油和部分消化的胃内容物回流以喂养小鸟。
在出生20天后,看护期结束,接下来成鸟只是定期回到陆地给雏鸟喂食。雏鸟白天常常会在离巢30米的周围踱步,寻找阴凉处,但只要亲鸟带着食物一到,它们立即冲回巢中。成鸟会在岸上逗留足够长的时间来辨认雏鸟,喂给它们未消化的海洋动物肉和消化猎物所产生的富含脂类的油。黑背信天翁长齐飞羽需要120天。在7月的繁殖季节结束时,大多数鸟类朝西北朝向日本飞去,然后东北朝向阿拉斯加海岸附近的阿留申群岛。然后再向南迁移到夏威夷,进行下一个繁殖季节。
刚发育成熟后,幼鸟会在繁殖季节临近结束时出现在繁殖地,但时间很短;接下来的几年内它们才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上岸来寻求未来的另一半。当一对配偶关系确立下来后,通常就会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一方死亡。“离婚”只发生在数次繁殖失败后,并且代价很大,因为它们接下来几年内都不会繁殖。事实上,对于漂泊黑背信天翁而言,一次离婚会导致它们的生殖成功率永久性地降低10%-20%。
黑背信天翁的繁殖群居地由于在孤立的海岛上,没有天敌,因而长期以来一直保护良好。但自从被水手船员发现后,便蒙受了巨大损失:蛋被攫取,成鸟被害。而随着羽毛被用于人类服装和寝具的制造后,它们更是遭到了大肆掠劫。这一种类得以生存下来是因为那些未成鸟当时不在繁殖群居地,而在海上游荡,相对比较安全,后来它们按既定航线回来,从而“拯救”了整个种类。自1954年恢复繁殖以来,日本南鸟岛上的短尾信天翁数量出现了缓慢的回升,现在其中一个主要繁殖群的规模达到了约200对。黑背信天翁则由于太平洋中北部岛屿中途岛成为美国的空军基地而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一鸟类在军事基地和机场跑道周围营巢,结果很多与天线和飞机相撞而死。
而黑背信天翁在海上面临着更多暗中的危险。除了漏油和化学污染物带来的危害,更迫在眉睫的威胁来自人类的捕鱼活动。尽管如今刺网已禁止在公海使用,但所谓的“延绳法”则被广泛用于捕捞海底的鱼类如智利鲈鱼以及中层水域的鱼类如金枪鱼。仅一条捕捞金枪鱼的延绳就长达100千米。延绳布好后,铒钩从渔船的船首会散开去。而对于这种诱惑,信天翁恰恰是难以抗拒。它们吞下了诱饵,结果被钩住了,随后被延绳拖入水中,最终数小时后被捕鱼者连同其他猎物一起拉上来。每年有多达44,000只信天翁就这样遇害,从而导致了南部洋区部分种类数量的减少。
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这种威胁,如在夜间布绳。同时,国际组织正在积极说服有关国家和渔船队采取对黑背信天翁无害的捕鱼办法。然而,随着全世界的捕捞船队进一步开发南部海域,一种新的威胁摆在了面前,即人类有可能与信天翁及别的动物直接争夺磷虾、乌贼和其他海洋生物资源,那么势必将影响它们的生存。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