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潜鸭
无危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头带羽冠,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
详细介绍
凤头潜鸭是一种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末4月初从南方越冬地迁徙到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4月中旬到达东北东部长白山和东北北部黑龙江省。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10月末至11月初到达南方越冬地。迁徙时常集成大群。
性喜成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期间和越冬期间常集成上百只的大群。善游泳和潜水,可潜入水下2-3米深。游泳时尾向下垂于水面。常成群在碧波荡漾的湖中水而上随波逐流,很少在岸边浅水处或混浊的水面上活动。起飞时两翅急速拍打水而,在水上奔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显得笨拙而不灵活,但飞起来以后,飞行却甚快而有力。
叫声:冬季常少声。飞行时发出沙哑、低沉的kur-r-r, kur-r-r叫声。
凤头潜鸭伴侣在冬末或初春时交配,没有既定规则。一些鸟类在迁移前即成双成对,有些则抵达繁殖场才寻求配偶。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在嘈杂的簇绒游移的群体中进行,多在第一年冬天即已达性成熟,但多数雌鸟都在第2龄时才参与繁殖,对的结合通常在冬末开始,一直持续到第2年春天在迁徙路上,也有部分种群在到达繁殖地后才形成对。营巢于湖边或湖心岛上草丛中或灌木丛中,一般距水不远。巢掩藏很好.通常利用自然凹坑或挖掘一个凹坑,再垫以枯草茎和草叶即成,内垫有大量绒羽。繁殖期5-7月。每窝产卵6-13枚,一般8-10枚,卵的颜色为灰绿色或肮橄榄色,大小为53-66×38-77毫米,平均为59×71毫米,重52-61克,平均56克。雌鸟孵卵。孵化期23-25天。雏鸟雌性成性。雏鸟孵出后即能跟随亲鸟活动和觅食。在经过40-50多天的雏鸟期以后,即能飞翔。
分布范围
中国繁殖于极东北部,迁徙时经长江以北地区,越冬至长江及以南流域,包括台湾岛和海南岛。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于欧亚大陆南部、北非、朝鲜半岛、日本南部以及菲律宾北部。
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池塘、沼泽、河口等开阔水面。繁殖季节则多选择在富有岸边植物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区。非繁殖期多栖息于富有水生植物的深水湖泊、河流、沼泽和水塘等淡水水域,潜水能力强,常集上百只群体活动,与其他潜鸭混群。
习性形态
雄鸟上体黑色,头泛紫色光泽且具长羽冠,翼镜、两胁及下腹白色。雌鸟通体棕褐色,头无光泽,具长羽冠但较雄鸟为短,下腹色浅,两胁有时染白,喙基白斑从不明显到特别显现。虹膜金黄色,喙铅灰色而尖端黑色,脚铅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