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大全>>鸟纲>>游禽

针尾鸭

无危
别名:尖尾鸭,长尾凫,长闹,拖枪鸭,中鸭,北部针尾鸭,Anas acuta,Northern Pintail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 中文名:针尾鸭
  • 别名:尖尾鸭,长尾凫,长闹,拖枪鸭,中鸭,北部针尾鸭,Anas acuta,Northern Pintail
  • 纲目:游禽
  • 科属:雁形目 鸭科 鸭属

体征数据

  • 体长:43-72厘米
  • 体重:0.5-1千克
  • 寿命:6-8年

显著特点

从喙分辨雌雄,雄鸟蓝灰色,雌鸟黑色。

详细介绍

针尾鸭是鸟纲、鸭科的中型游禽,属水鸭类。性喜成群,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常成几十只至数百只的大群。活动和休息多在近岸边水域和开阔的沙滩和泥地上。游泳轻快敏捷,亦善飞翔,且快速有力。在陆地上行走亦好。性胆怯而机警,白天多隐藏在有水的芦苇丛中或远离岸边的水面游荡或休息,黄昏和夜晚才到水边浅水处觅食,稍有动静,立即飞离。

2.jpg

针尾鸭主要以草子和其他水生植物,如浮萍、松藻、牵牛子、芦苇、菖蒲等植物嫩芽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到农田觅食部分散落的谷粒。繁殖期间则多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如淡水螺、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常于黄昏和夜晚在水边浅水处觅食,秋冬季节偶尔到附近农田觅食。

1.jpg

雄鸟甚安静。雌鸟发出低喉音的kwuk-kwuk声。

3.jpg

每年2月末3月初开始迁离中国南方越冬地,3月初至3月中下旬大量到达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4月初至4月中旬已基本到达中国北部繁殖地或迁离中国,亦有少数个体迟至4月末5月初仍停留在中国辽宁省,或许是不参与当年繁殖或是留在中国东北繁殖的个体。9月中下旬已有少数秋季迁徙群到达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大量在10月初至10月末,少数迟至11月末才往南迁,迁徙时常集成数十甚至近百只的大群。

4.jpg

针尾鸭不仅分布广,种群数量亦相当丰富。北美繁殖种群数量约6百万只,欧洲西北部越冬种群数量约5万只,在地中海和黑海约25万只;非洲塞内加尔9万只,马利495000只,查德湖22万只。在亚洲,据世界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越冬的针尾鸭25277只,日本162681只,朝鲜2695只,韩国2939只,西南亚93205只,南亚321779只,东南亚8114只。总计在亚洲的越冬种群数量为616690只,中国仅占4%。据历史资料记载,针尾鸭在中国不仅分布广,数量亦相当丰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重要狩猎对象。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狩猎和生态环境恶化。应注意其环境和种群的保护。

分布范围

中国繁殖于西北地区,越冬于长江及其以南水域,包括台湾岛和海南岛。国外繁殖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北部,越冬于南欧、非洲北部、中东、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以及中北美洲。
越冬期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河流、湖泊、沼泽、盐碱湿地、水塘以及开阔的沿海地带和海湾等生境中,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内陆大型湖泊、流速缓慢的河流、河湾及其附近的沼泽和湿草地。

习性形态

外形纤瘦的河鸭,雄鸟头和后颈背棕褐色,前颈至胸白色,两胁具灰色蠕虫状斑,下腹白色,翼镜绿色,尾羽黑色且特型延长。雌鸟棕褐色而具鳞状斑纹,喉和前颈颜色较淡,翼镜褐色,较其他鸭类颈显细长且尾羽较尖。虹膜黑褐色,喙雄鸟蓝灰色,雌鸟黑色,脚灰黑色。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