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游禽

鸿雁

2022-09-20 07:32:01 353

鸿雁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鸿雁雌雄相似。但雌鸟体型略小,两翅较短,嘴基疣状突亦不明显。成鸟从额基、头顶到后颈正中央暗棕褐色,额基与嘴之间有一条棕白色细纹,将嘴和额截然分开。头侧、颏和喉淡棕褐色,嘴裂基部有两条棕褐色颚纹。背、肩、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或较白,形成明显的白色斑纹或横纹。尾上覆羽暗灰褐色,但最长的尾上覆羽纯白色,尾羽灰褐色。前颈和颈侧白色,前颈下部和胸肉桂色,向后逐渐变淡,到下腹则全为白色。尾下覆羽亦为白色,两胁暗褐色,具棕白色羽端;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色。嘴黑色,虹膜红褐色或金黄色,跗蹠橙黄色或肉红色。
雄鸟上嘴基部有一疣状突。雏鸟体被绒羽,上体黄灰褐色,下体淡黄色,额和两颊淡黄色,眼周及眼先灰褐色,额基无白纹。嘴黑色,嘴尖淡黄色,虹膜淡黄色。
幼鸟上体灰褐色,上嘴基部无白纹。
大小量度为:体重♂2850-4250克,♀2800-3450克;体长♂821-930毫米,♀800-850毫米;嘴峰♂89-99毫米,♀75-95毫米;翅♂442-468毫米,♀375-445毫米;尾♂128-156毫米,♀103-134毫米;跗蹠♂77-97毫米,♀75-85毫米。(注:♂雄性;♀雌性)

鸿雁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留鸟:中国。
繁殖地: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联邦(东亚区)。 非繁殖地:日本、韩国和朝鲜。
旅鸟:土库曼斯坦。 季节性不确定:泰国。
游荡: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中亚区)和乌兹别克斯坦。
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平原上湖泊附近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有时亦出现在山地平原和河谷地区。冬季则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水库、海滨、河口和海湾及其附近草地和农田。

鸿雁的详细介绍

鸿雁外文名Swan Goose,无亚种,是一种大型水禽。

eed5a8c6aa0821c52fec0c8b164f2f2f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鸿雁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末即开始大量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有的早在9月初至9月中旬即开始迁徙。迁徙时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1993年10月末至11月初,曾在吉林省白城地区见到一群多达500多只的鸿雁迁徙群。迁徙是逐步分批进行的,从9月下旬一直持续到10月末至11月初。据在吉林省西部草原的观察,常常是迁走一批再来一批,每批的迁离与迁来,常与气候的突然变冷有关。每当寒潮来临,停留的鸿雁突然迁走,不久另一批又迁来。春季迁徙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末,持续约一个多月。但春季迁徙群明显较秋季小,通常十几只至几十只,截止到1983年4月最多一次是在珲春见到110只。

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即使在繁殖季节,亦常见4-5只或6-7只一起休息和觅食。善游泳,飞行力亦强,但飞行时显得有些笨重。警惕性强,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休息时群中常有几只‘哨鸟’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如有人走近,则一声高叫,随即而飞,其他鸟也立刻起飞。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向前。边飞边叫,声音洪亮、清晰、单声,但拖得较长,似‘嗯-嗯-’声,数里外亦可听见。

鸿雁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季节。冬季也常到偏远的农田、麦地、豆地觅食农作物。觅食多在傍晚和夜间。通常天一黑即成群飞往觅食地,清晨才返回湖泊或江河中休息和游泳,有时也在岸边草地上或沙滩上休息。

鸿雁繁殖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在中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偶见于台湾,也发现少数在辽宁和河北省越冬;迁徙时见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脉、西部天山、青海柴达木盆地、河北和河南等省。繁殖期4-6月。3月末4月初迁入中国东北繁殖地。对的形成多在迁徙途中和进入繁殖地后,也有部分在越冬地即已形成。求偶行在饲养条件下的观察,雄鸟首先在雌鸟前面激动的游动,同时尾垂直竖起,并反复的进行头浸水运动,有点像觅食动作。交配时雄鸟开始张开翅,雌鸟开始鸣叫,同时雌雄鸟都伸长脖子,两翅半张,雄鸟上到雌鸟背上进行交配。

鸿雁常成对营巢繁殖。巢多筑在草原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亦有在靠近山地的河流岸边营巢的。营巢地方通常植物茂密,环境偏僻,难于进入,很少在开阔而又裸露的荒漠平原上营巢。巢材为干芦苇和干草,巢中心呈凹陷状,内垫以细软的禾本科植物、干草和绒羽。每窝产卵4-8枚,多为5-6枚。卵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大小为76-89毫米×53-59毫米,平均重130.5克。雌鸟单独孵卵,雄鸟通常守候在巢附近警戒。如有入侵者,它们常常伪装成跛脚或一只翅膀塌下,装成受伤的样子将入侵者从巢附近引诱开,然后又偷偷回到巢前,孵化期28-30天。

雏鸟孵出后,由双亲带领着游水,或在湖边沙滩和草地上休息和觅食。发现危险,双亲中一只发出惊叫,同时护送小鸟隐蔽于附近草丛中或游至远处。换羽期开始后成鸟离开幼鸟,集中在湖泊、海滨、河岸等人迹罕至之处换羽。时间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换羽时飞羽几乎同时脱下,在一定时间内丧失飞翔能力。幼鸟2-3年性成熟。

2012年据估计,鸿雁的全球物种数量约为60,000-90,000只。统计了2004年长江下游流域的60886只和2005年的61178只。此外,据估计,韩国的迁移数量约为50-1,000只,越冬数量约为50-1,000只。2011年1月对长江湿地的最新协调调查发现,总共有87,544只个体,建议对上限值进行向上修正,以将成熟个体估计为90,000只。但是,与物种数量规模的真正增加相比,这种明显的增加很可能是更好的计数覆盖范围的结果(2012年)。趋势判断:2001年,在俄罗斯东部和蒙古以及中国越冬地区,该物种在部分繁殖范围内的种群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物种数量被怀疑迅速减少,与农业和发展的狩猎和湿地转换水平一致,这两种威胁都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上发生。2011年1月进行调查后,物种估计数的增加不太可能代表物种的实际增加。

2020年,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鸿雁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2022年8月,青海省林草局在全省鸟类保护管理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鸿雁为青海有记录但无影像记录的鸟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易危(VU)。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