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鸊鷉外文名Black-necked Grebe,有4个亚种,是一种中型水鸟。
与之相似的角鸊鷉嘴笔直而不上翘,额较平坦;夏羽前颈和胸栗红色,眼后饰羽不呈扇形散开而呈族状;冬羽眼以下、两颊、耳羽、颏、喉、前颈、颈侧、两胁和整个下体全为纯白色,均明显与之不同。
黑颈鸊鷉白天活动,通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开阔水面。繁殖期则多在挺水植物丛中或附近水域中活动,遇人则躲入水草丛。日活动时间较长,从清晨一直到黄昏,几乎全在水中,一般不上到陆地。活动时频频潜水,每次潜水时间可达30-50秒。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1984年在青海海南沙珠的更朵海,观察到黑颈鸊鷉结群活动,一群约有20-30只,在水中和地面上觅食。翅短不易飞起,即使飞起也离水面很近,翅膀在水面上打起水波,飞行约10多米即落下。
黑颈鸊鷉主要通过潜水觅食。食物主要为昆虫及其幼虫、各种小鱼、蛙、蝌蚪、蠕虫以及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水生植物。
黑颈鸊鷉春季于4月间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10月末开始南迁,在中国少数迟至11月初还在长白山见有未迁走的。迁徙时多成对进行,偶见数只组成的小群或单只。
黑颈鸊鷉繁殖期发出哀怨笛音“poo-eeet”及尖厉颤音。
黑颈鸊鷉繁殖期5-8月。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迁入繁殖地,营巢于有芦苇或三棱草等水生植物的湖泊与水塘中。常成对或成小群在一起营巢,巢多筑在芦苇丛间或固定于芦苇丛上。通常营浮巢,较为简陋,系由死的水生植物堆集而成。巢呈圆台状,大小为15-20厘米×13-15厘米,巢高16-45厘米,露出水面部分为3-4厘米,巢表面中心部分稍微内凹。
每窝产卵4-6枚,刚产出的卵为白色或绿白色,随着孵化逐渐变为污白色,卵的大小为39-45毫米× 27-3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通常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约21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全身即长满了绒羽,孵出后的第二天即能下水游泳。
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的索尔顿海,黑颈鸊鷉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其具体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未知的生物毒素、病原体(如皮肤丹毒和肉毒杆菌)等引起,也可能由于羽毛防水性能降低导致的体温下降或者鸟类的霍乱引起。而在冬天黑颈鸊鷉经常会受到沿岸石油污染的威胁,另外栖息地带不定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使海洋表面温度升高,食物减少则会造成种群数量的快速下降。人类的干扰,如湖泊等地的休闲活动、架设的输电线路、获取其羽毛用于服装工业等也是威胁因素之一。而在伊朗的吉兰省,人们狩猎黑颈鸊鷉用于商业和娱乐活动等目的。
黑颈鸊鷉冬季在中国南部沿海和福建一带曾经是较为常见的,但当前种群数量已变得很稀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和1992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中国仅见到29只,1992年仅见到11只。在中国以外的种群数量亦不丰富,据上述调查,1990年东亚1119只,南亚1911只,西南亚430只;1992年东亚171只,南亚1618只,西亚597只。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4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物种(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