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urile)又称红面鸬鹚,为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俗名水老鸦。是一种属于鸬鹚科的鸟类。
分布于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亚洲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南端、千岛群岛及北海道的海域、朝鲜半岛北部,越冬在繁殖地南部到日本和中国辽东半岛沿海,偶尔到台湾。该物种是海鸟,繁殖从堪察加半岛沿海到阿留申群岛和千岛群岛。繁殖在沿岸或小岛的岩壁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部勘察加半岛。
大型水鸟,体长70~76厘米,体重约2千克,其翅膀展开范围为25至29 cm(9.8至11.4英寸),雌鸟平均比雄鸟短约5 cm(2.0英寸)。成鸟体重在1.5、2.3千克(3.3、5.1磅)之间,雌鸟平均比雄鸟轻350 g(12 oz)成鸟具有光泽的深蓝绿色羽毛,在背部和侧面变成紫色或铜色,夏羽主要为黑色,头顶和枕部备有一簇彼此分离的冠羽、颜色为黑色,具铜绿色金属光泽,腰股部有一簇长而窄的白色羽毛。颈基部和尾下有稀而窄的白色羽毛。飞羽11枚,黑色,第2枚飞羽最长,颈具紫色光彩,嘴具绿色光彩。冬羽亦为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头和颈具绿色光泽,尾圆形,尾羽12枚。尾上和腹部缀有铜绿色,背和肩具紫绿色。
。在繁殖季节,它有双重羽冠,并且在侧腹、颈部和尾部有白色羽毛,裸露的嘴缝和眼睛周围的皮肤是亮橙色或红色,这给这种鸟类起了名字;虽然在非繁殖季节,颜色不那么鲜艳,但红色面部皮肤足以将其与其他相似的暗色鸬鹚区分开来。脚短而粗,腿和脚是棕黑色的。
虹膜褐色,嘴基、喉侧和眼周裸露皮肤鲜红色。幼鸟黑褐色,肩和翅覆羽微缀紫色,头和上背烟灰色。其余似成鸟。
大小量度:体重2000克,体长700~760毫米,嘴峰53~57毫米。
栖息
红脸鸬鹚的栖息环境主要是海岸、河口地带。这种鸬鹚偏好于靠近海洋或大河的地区,这些地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包括鱼、虾等,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红脸鸬鹚的分布范围广泛,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库页岛、阿留申群岛及日本等地,越冬于美国的加州、日本南部及中国等地。这些信息表明红脸鸬鹚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从寒带到温带都有其分布,显示了其生态适应性的广泛性。
繁殖:繁殖期5~8月。营巢于海岸和邻近岛屿的悬岩峭壁上,特别是突出于海中的较为平坦和开阔的悬岩和岩石。常呈分散的小群营巢。巢通常由海草构成。亲鸟通常在巢域附近海面就近潜入水下摄取海草作为营巢材料。巢内放有细而柔软的海草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平均为直径40~50厘米,高15厘米。如果繁殖成功,巢下年还继续被利用,或许可利用若干年。每窝可以产下3到6枚卵,卵为长卵圆形,颜色为淡蓝色或白色。大小为53~66×33~42毫米,平均为60×38毫米,孵化期大约为28天左右。各个繁殖群和不同地区繁殖开始的早晚很不一致。早的在5月末6月初即已开始产卵,迟的到7月才产卵。幼鸟在7月末即有离巢的,但有的持续到9月才离巢。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赤裸无羽,未睁眼,几天以后背中部即长出绒羽,新生幼鸟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只需要四十多天就能长到成鸟的体型,但此时它们身上只有未发育成熟的绒羽,直到飞羽长全后才离巢。它被列为保护关注物种。
此外,红脸鸬鹚的繁殖和生长特性表明它们在大性鸟类中属于比较能生的水平,尽管它们的繁殖能力并不算强。然而,它们的族群数量不算少,分布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以及日本,甚至扩展到中国的台湾省及辽东半岛地区的海湾。大部分红脸鸬鹚是留鸟性质,只有少数会有迁徙行为
食物与觅食
胃内容物分析显示,红脸鸬鹚主要是底栖觅食,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尤其捕食杜父鱼。成鸟很少有掠食者,但水獭可能会尝试捕捉它们,各种鸦科鸟类、白头海雕和金雕也会捕食它们。海鸥和鸦科鸟类是其蛋和雏鸟的常见掠食者。
形态特征
夏羽主要为黑色,头顶和枕部备有一簇彼此分离的冠羽、颜色为黑色,具铜绿色金属光泽,腰股部有一簇长而窄的白色羽毛。颈基部和尾下有稀而窄的白色羽毛。飞羽11枚,黑色,第2枚飞羽最长,颈具紫色光彩,嘴具绿色光彩。
冬羽亦为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头和颈具绿色光泽,尾圆形,尾羽12枚。尾上和腹部缀有铜绿色,背和肩具紫绿色。
虹膜褐色,嘴基、喉侧和眼周裸露皮肤鲜红色,脚短而粗,黑色。
幼鸟黑褐色,肩和翅覆羽微缀紫色,头和上背烟灰色。其余似成鸟。
大小量度:体重2000克,体长700~760毫米,嘴峰53~57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