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别名鹭鹚、川鹈、水老鸦、鱼鹰、鷧(音意)、乌鬼,黑鱼郎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鸬鹚属海鸟。属于鹈形目鸬鹚科鸬鹚属鸟类。体长720—900毫米,翼展1210~1490毫米,雌雄同型。羽色为黑色,带有紫色金属光泽,虹膜为绿色。繁殖羽时头侧和颈部具大片白色。非繁殖羽头部及颈部的白色消失;喙厚重,喙基和喉囊橙黄色,脸颊及喉白色;夏羽颈及头饰具白色丝状羽,冬羽则消失,两胁具白色斑块;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
分布在北美洲、欧洲、俄罗斯、非洲西北部及南部、中东、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在中国繁殖于各地的适宜环境,大群聚集青海湖。栖息于面积较大且开阔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通常成小群活动,多时数量可达上百只。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捕鱼后常在水域附近开阔处或树枝上晾晒羽毛。繁殖期4—6月,每窝产卵3—5枚,卵为淡蓝色或淡绿色,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经过亲鸟约60天的喂养,幼鸟才能飞翔和离巢,3年左右性成熟。
在中国南方是较常见的,长期以来就被人民群众驯养用来捕鱼。由于长期大量捕捉和环境破坏,野生种群数量已变得很稀少。普通鸬鹚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
普通鸬鹚夏羽头、颈和羽冠黑色,具紫绿色金属光泽,并杂有白色丝状细羽;上体黑色;两肩、背和翅覆羽铜褐色并具金属光泽;羽缘暗铜蓝色;尾圆形、尾羽14枚,灰黑色,羽干基部灰白色;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灰褐色,缀绿色金属光泽;颊、颏和上喉白色,形成一半环状,后缘沾棕褐色;其余下体蓝黑色、缀金属光泽、下胁有一白色块斑。冬羽似夏羽,但头颈无白色丝状羽,两胁无白斑。生殖时期腰之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白斑。头部及上颈部份有白色丝状羽毛,后头部有一不很明显的羽冠。
虹膜翠绿色,眼先橄榄绿色,眼周和喉侧裸露皮肤黄色,嘴厚重,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上嘴黑色,嘴缘和下嘴灰白色,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囊橙黄色。幼鸟似成鸟冬羽,但色较淡,上体多呈暗茶褐色,头无冠羽,胸、腹中央为丝亮白色。鸬鹚的羽色主要为黑色面带有紫色的金属光泽,到了生殖季节,雄鸟头部和颈部会长出许多白色的丝状羽。脚黑色,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
大小量度:体重♂1990-2250克,♀1340-2300克;体长♂770-870毫米,♀716-836毫米;嘴峰♂64-75毫米,♀61-66毫米;翅♂318-375毫米,♀337-342毫米;尾♂185-220毫米,♀160-182毫米;跗蹠♂70-90毫米,♀61-78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河口及其沼泽地带。亦常停栖在岩石或树枝上晾翼。野生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夏季在近水的岩崖或高树上,或沼泽低地的矮树上营巢。性不甚畏人。常在海边、湖滨、淡水中间活动。
迁徙
普通鸬鹚多数为留鸟,特别是在中国南方繁殖的种群一般不迁徙;在黄河以北繁殖的种群,冬季一般都要迁到黄河或长江以南地区越冬。春季迁到北方繁殖地的时间一般在3月末4月初,秋季一般于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北方繁殖地,往南方越冬地迁徙。迁徙时常集成小群,有时亦有多达近百只的大群。
习性
习惯集体行动,“组织纪律性”很强,与雁鸭一样,在长途迁徙时也会组成人字形飞行,有时它们又会在水面排成一长条队列,头颈竖起,嘴巴朝着同一个方向上扬,身体淹没在水中,远远望去,只见一排整齐的鸟头在波浪中起伏。
常成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颈向上伸得很直、头微向上倾斜,潜水时首先半跃出水面、再翻身潜入水下。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向后,两翅扇动缓慢,飞行较低,掠水面而过。休息时站在水边岩石上或树上,呈垂直坐立姿势,并不时扇动两翅。性不甚畏人。常在海边、湖滨、淡水中间活动。栖止时,在石头或树桩上久立不动。飞行力很强。除迁徙时期外,一般不离开水域。主要食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鸬鹚在捕猎的时候,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鸬鹚的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因此,鸬鹚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鸬鹚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在昏暗的水下,鸬鹚一般看不清猎物。因此,它只有借助敏锐的听觉才能百发百中。 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其他时侯无声。但群栖时彼此间为争夺有利位置发生纠纷时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声。
食性
以各种鱼类为食。主要通过潜水捕食,其捕食地区约60%都在底栖带,潜入1-3米,最深可潜水19米,时间最长可达70秒,可称得上鸟类中潜水冠军,捕到鱼后上到水面吞食,一只鸬鹚一年可捕鱼500千克以上。有时亦长时间地站立在水边岩石上或树上静静地窥视,发现猎物后再潜入水中追捕。
分布范围: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 、亚美尼亚 、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百慕大、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文莱达鲁萨兰国、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陵兰岛、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冰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拉维、马来西亚、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宾、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卢旺达、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西班牙(加那利群岛) 、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夏威夷群岛) 、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引进:新加坡。产地不确定:关岛。旅鸟:佛得角、圣诞岛、利比里亚、列支敦士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塞舌尔。
繁殖在北半球北部,越冬在繁殖地南部。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繁殖,大群聚集青海湖。迁徙经中国中部,冬季至南方省份、海南岛及台湾越冬。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天有上万只鸬鹚越冬,部分鸟整年留在那里,其他地点罕见。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以对为单位成群在一起营巢,到达繁殖地时对已基本形成。营巢于湖边、河岸或沼泽地中的树上,有时一棵树上有近10个巢,也有在湖边或河边岩石地上或湖心小岛、湖泊中砾石小岛或沿海岛屿上营巢的。巢由枯枝和水草构成,亦喜欢利用旧巢,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修理旧巢和建筑新巢。每窝产卵3-5枚,淡蓝色或淡绿色,呈卵圆形、钝卵圆形或尖卵圆形,大小为51-70毫米×34-49毫米,平均65毫米×41毫米,重42-49克,平均46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赤裸无羽,大约在孵出2周左右,身上才被满绒羽,同时飞羽和尾羽开始长出。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咽部取食半消化的食物,经过亲鸟约60天的喂养,幼鸟才能飞翔和离巢,3年左右性成熟。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普通鸬鹚在中国南方是较普遍和常见的,长期以来就被人民群众驯养用来捕鱼。由于长期大量捕捉和环境破坏,野生种群数量已变得很稀少和不常见。据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中国大陆见到2,031只,加上香港3,407只,台湾130只,总计越冬种群数量为5,568只;1992年大陆273只,加上香港1,473只,台湾337只,总计越冬种群数量为2,083只。种群数量下降达一半以上。在整个亚洲,1990年越冬种群数量东亚为19,305只,东南亚20只,南亚10,371只,西南亚2,505只,总计为42,201只;1992年西亚为40495只,南亚7547只,东亚2126只,亚洲总的越冬种群数量为50,168只,种群数量略有所增加。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3年3月25日消息,在雄安新区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白洋淀春季候鸟迁徙季野生鸟类监测活动中,爱鸟护鸟志愿者记录到200余只野生普通鸬(lú)鹚(cí),这是在白洋淀单次记录到野生普通鸬鹚种群数量最大的一次。
相关知识
鸬鹚因捕鱼本领高超,快速潜泳在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嘴捕捉鱼类,自古就被人们驯养用来捕鱼。在中国云南、广西、湖南等地,仍有人驯养鸬鹚捕鱼。在中国东南方的河川、湖沼和海滨,以往经常可看到狭长的小船上伫立着几只或十多人工训练过的鸬鹚(俗名鱼鹰、水老鸭),辛勤地劳动,帮助渔民捕鱼,其捕食地区约60%都在底栖带。渔民将小船划到鱼多处,船上一排排鸬鹚离船飞出,好像一只只野鸭,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又浮上水面,当发现鱼时潜入1-3米,最深可潜水19米,时间最长可达70秒,可称得上鸟类中潜水冠军,用圆锥形带钓的嘴去捕捉那些价值低廉的小鱼,或者游泳能力不强的小鱼若遇到大鱼时,会二三只齐力完成,有的啄头,有的衔尾,把它连推带衔到船边,以使渔民立即用网捕捉。一只鸬鹚一年可捕鱼500千克以上。
当鸬鹚幼雏60日龄左右,就可让其下水。100日龄后逐渐让其跟随成年鸬鹚学习捕鱼。150日龄后就可逐渐进行正常捕鱼。训练捕鱼时,需用莎草、藁草或别的草茎做成的圈环(也可用特制铜环)套上鸬鹚颈上,使其只能吞下小鱼,不能吞下比较大的鱼。当鸬鹚每次捕到大鱼时.取下鱼后应喂上1条小鱼以资鼓励,使其多下水捕鱼,它们“呕出”的鱼并未进食道,只是临时储藏在嘴巴下部的喉囊里。开始训练也可先用很多的绳子缚在鸬鹚的脚上,绳的另一端缚在河港的岸边,把鸬鹚放到水里,叫鸬鹚入水捉鱼,等捉到了鱼, 驯练的人,口里发出特别的叫声,将鸬鹚叫回岸上来,再用小鱼喂给它吃。吃过以后,再赶到水里去,叫它去捕鱼。 这样天天训练,大约经过一个月,便可用一只小船,让鸬鹚站在两边船舷上,再把船摇到一定的地方,把它赶下水去捉鱼。这样训练一个多月,就可以完全驯服,听渔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