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属于海龙目海龙科海马属(学名:Hippocampus),是所有辐鳍鱼类的统称。这种小型海洋生物通常长约5至30厘米,因其头部弯曲且与身体几乎成直角而得名。海马凭借其独特的外形,深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并在希腊神话中被视为海神的坐骑。全球约有50种海马,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太平洋的近岸浅水海域。
在中文文献中,海马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南州异物志》中的“水马”,而“海马”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本草拾遗》。那么,哪些海马最为美丽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十大最漂亮的海马,包括巴氏豆丁海马、吻海马、丹尼斯豆丁海马、虎尾海马、彭氏海马、花海马、棘海马等。快来一起看看吧!
1、巴氏豆丁海马(学名:Hippocampus bargibanti)又称巴氏海马
本鱼目前只在中西太平洋区被发现,其体型非常小,最大高度仅为2.4厘米。该海马有两种常见的颜色类型:一种是灰白色带有粉红或红色结节,通常栖息在红色柳珊瑚上;另一种是黄色带有橙色结节,通常栖息在黄色柳珊瑚上。
在珊瑚色的海扇上,豆丁海马的保护色有非常好的伪装效果。
豆丁海马极佳的保护色,让它在栖息的柳珊瑚中极难被发现。该物种是在实验室中研究柳珊瑚时才被发现。虽然存在着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改变颜色的其他一些海马物种,,但目前仍不知道若它们改变栖主时,个体是否可以改变颜色。
2、吻海马(学名:Hippocampus reidi)
吻海马可以长达18厘米。雄性呈鲜橙色,而雌性呈黄色。它们有褐色或白色的斑点,在示爱时会变成粉红色或白色。它们栖于珊瑚礁及海草床,有时会走到中水区。海马不仅可作观赏用,更常被应用在中药材中,从民间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就不难看出他的地位,在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图经中皆提到海马有调气活血及治血气痛的功效。
因为市场需求大,加上海马不易繁殖,故中药用海马仍以野生为主。每年交易量更突破 3700 万只,全球约有 80 个以上的国家有海马交易,如巴西、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等。香港为中药用海马主要进出口地区。
3、丹尼斯豆丁海马(学名:Hippocampus denise)
丹尼斯豆丁海马分布于红海海域,栖息深度13-90米的海扇上,该海马的平均体长约为15.7毫米,头部和身体呈肉质状,身上覆盖着大量的球茎结节,眼睛上方则没有这些结节。它的嘴巴较短,尾巴长且适合抓握。
丹尼斯豆丁海马体色通常是纯橙色或橙色,身上带有深色斑点,尾巴周围还有些微暗的条纹,体色会随着海扇而变化,非常迷人。属肉食性,以小型甲壳类为食,卵胎生。
4、虎尾海马(学名:Hippocampus comes)
虎尾海马是被IUCN列为次级保育类动物,主要分布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多个地区。其活动范围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及印度的安达曼群岛等海域。
虎尾海马栖息的深度可达20米,体长最高可达18.7厘米,通常栖息在珊瑚礁中,且常以成对的形式出现。它们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小型甲壳类为食,具有夜行性。由于其美丽的外观,虎尾海马常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5、彭氏海马(学名:Hippocampus pontohi)
彭氏海马,又被称为彭氏豆丁海马,是豆丁海马中最为美丽的种类之一,彭氏豆丁分布于印尼海域,栖息深度11-25米,体高仅为1.4公分,体长为1.7公分,身上及尾部散布着排列松散的结节。在第五结体环的后部,背脊逐渐增大,上方还长有分叉的细丝。
其体色一般为白色、粉红色或淡黄色,躯干部有时带有红色线条,尾部则带有红色条纹,外形十分迷人。
6、花海马(学名:Hippocampus sindonis)
花海马又叫Sindonis海马,全身都有发达的触须形态的突起,名字是根据1901年首次发现这一类海马的学者Sindonis而命名的。该海马通常栖息在海草、珊瑚、藻类和软底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日本的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附近,韩国也偶尔可以发现。
花海马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红色、黄色、棕色和灰色,虹膜和眼睛周围常见白色放射状斑点。其身体上覆盖着条纹或斑点,有时背鳍上还会出现半圆形的条纹。花海马因其美丽的外观,常被作为水族馆宠物进行交易。
7、棘海马(学名:Hippocampus spinosissimus)
棘海马主要栖息在有海藻床的礁石区,通常生活在水深超过8米的地方。在菲律宾中部,它常常与珊瑚、海星、海胆、海绵、沉水木材以及大型藻类共同出现。
棘海马的体色变化多样,嘴部颜色从黄橙色到深红色或深棕色不等,头部前部通常呈较深或昏暗的色调。由于其独特的外观,棘海马常被用于学术研究和水族观赏,此外,它还可作为中药材使用。
8、刺海马(学名:Hippocampus histrix)
刺海马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从非洲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到日本、夏威夷以及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地都有其身影。它的体长可达17厘米,体色通常为淡黄褐色,背鳍的边缘处有一列纵向斑点,臀鳍和胸鳍则呈淡色,体表的小棘尖端为淡黑褐色。
由于其独特的美丽,刺海马常被用于水族馆贸易。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它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
9、贾氏海马(学名:Hippocampus jayakari)
贾氏海马主要分布于西印度洋的红海和阿拉伯海海域,通常栖息在沿岸较浅的海域,尤其是覆盖海藻、海草和岩礁的区域,栖息深度可达20米,体长可达到14厘米。作为最美丽的海马之一,贾氏海马以其温柔的外观吸引了许多人。
然而,尽管它的外表看似温顺,贾氏海马实际上是一种贪婪的食肉动物,能够吞食任何它能咽下的生物,主要以小型甲壳类、鱼类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10、华伦氏豆丁海马(学名:Hippocampus waleananus)
华伦氏豆丁海马,也被称为瓦里岛矮海马,属于辐鳍鱼纲棘背鱼目海龙科海马属的一个种类,是美丽的海马之一。华伦氏豆丁海马的体长可达1.8厘米,属于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小型甲壳类为食,并采用卵胎生方式繁殖。
它通常栖息在礁沙混合的海域,栖息深度在5至20米之间,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中部的海域。这种海马首次在2009年被描述,并因其发现地印度尼西亚的瓦里岛而得名,通常与软珊瑚相关联。
十大最漂亮的海马种类主要依据动物外观评价/知名度,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动物标签: 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