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学名藏羚,是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藏羚属的唯一物种。对藏羚羊最早的科学描述由英国博物学家克拉克·阿贝尔(Clarke Abel)于1826年作出,但他还未来得及为其命名便于同年11月去世,后由英国博物学家布莱恩·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于1834年命名。
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雌性藏羚羊没有角。藏羚羊的底绒非常柔软。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约75厘米、体重约25~30公斤。雄性身高约80~85厘米、体重约35~40公斤。藏羚羊2岁性成熟,雄性寿命一般不超过8岁,雌性寿命一般不超过12岁,人工饲养可达将近10年。藏羚羊的栖息地海拔3250~5500米,最适应海拔4000米左右的平坦地形。
藏羚羊主要栖息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及高寒荒漠,均为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植被稀疏,主要生长有针茅草、苔藓和地衣类植物,这些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在自然界中,狼、棕熊、猞猁、雪豹、金雕和高山兀鹫是他们主要的天敌。在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寻觅足够的食物和抵御严寒,经过长期适应,藏羚羊形成了集群迁徙的习性,而且身体上生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藏羚羊与野牦牛、藏野驴并称为藏北高原的“三大家族”,是青藏高原的一个旗舰物种。
藏羚羊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根据德裔美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的研究大致可分为若干不迁徙种群和四大迁徙种群。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和新疆阿尔金山一带,分布区域大致以藏北高原(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控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尼泊尔直到19世纪上半叶仍有藏羚羊分布,后灭绝。藏羚羊197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物种,1979年更被列入严禁贸易的附录I物种,1988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立其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藏羚羊被公认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
藏羚羊是很古老的物种,藏羚羊的祖先可追溯到晚中新世(约2500万年前)分布于柴达木盆地的库羊(Qurliqnoria),这种动物化石具有类似藏羚羊的直而向上的角心。与藏羚羊同属的更新世灭绝种Pantholops hundesiensis化石曾在中印边境尼提山口的高海拔地区被发现[3]。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中记载的“酃羊”,其状与藏羚羊十分相似。现代藏羚羊的体形比千万年前的祖先们大得多。1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迎来了强烈的造山运动,藏北地区的森林消失,各种动物或四散逃命或加速演化,原生物种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则一直坚守于此。距今1万年的时候,藏北地区海拔再度抬升,气候更加酷寒干燥,藏羚羊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无论形态还是机体方面都表现出适应高寒低氧环境的特性。如今,地处亚热带纬度的藏北高原,海拔高、光照足、空气稀薄,藏羚羊成为这里的优势物种。为了呼吸到更多的氧气,藏羚羊的口腔发育很宽大,鼻腔扩大并且两侧鼓胀,以增大空气接触面。藏羚羊绒毛的品质为世界所公认,也由此成为它们被盗猎的主要原因。那些结构中空的绒毛密密层层地覆在身上,阳光下可以隔热,暴风雪时可以挡风防寒。每年6-10月,开始漫长的换毛期,制造出冬暖夏凉的节奏,如同自带了毛毯型空调。为了躲避狼、猞猁、雪豹等食肉动物,藏羚羊奔跑的速度平均可到每小时80千米,尤其是小藏羚羊出生仅三天后骨质钙化,就可以跑得比狼还快。另外藏羚羊惯于结群行动,尤其在季节性迁徙过程中往往几千头羊共同进退,这也能减少被捕食的危险。
藏羚羊的起源提供了青藏高原地方性物种的另一个有趣例子,其祖先可以向上追溯到晚中新世。在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库羊(Qurliqnoria)是一种绝灭的牛科动物,具有直而向上的角心,一直被认为是藏羚羊的祖先。在札达盆地的早上新世地层中也发现了一件库羊的破碎角心。重要的是,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的哺乳动物已开始显示出一定的地方化水平。一些特别的牛科动物,如柴达木兽(Tsaidamotherium)、敖羚(Olonbulukia)、库羊、托苏羊(Tossunnoria),还有一种叉角鹿,几乎只分布在柴达木地区。一个藏羚羊的更新世绝灭种Pantholops hundesiensis被发现于靠近中印边境尼提山口的高海拔地区。假定库羊与藏羚羊如其角心形态所指示的那样密切相关,则藏羚羊的青藏高原起源相当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