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大全>>两栖动物>>有尾目

广西瘰螈

二级
别名: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125-140mm
  • 体重:
  • 寿命:

显著特点

外形与中国瘰螈相近似,头平扁略呈三角形,头长大于头宽

详细介绍

广西瘰螈生活在海拔470~500米水流较平缓的山溪里,溪水清澈,水底多为石块和泥沙,两岸灌木和杂草茂密。白天常隐伏在溪底石下、腐叶堆或溪边草丛中,很少活动;水流湍急的溪段则少见。大雨之后,多在距山溪0.5~1米的大石缝或草丛中活动。

1.jpg

游动时四肢贴体,借尾巴摆动而缓慢前进。室内饲养时,投喂蚯蚓、取食正常、生长良好;捕食时,如同壁虎那样,头部对准食物,突然一口咬住。离水跃出饲养缸数天不死。

3.jpg

广西瘰螈偶尔会发出“wā、wā”的叫声,声音不洪亮。大多于夜间出外觅食,常静伏于溪底,当水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经过嘴边时,即迅速张口咬住而后慢慢吞下;曾在胃内发现有蛾类食物残片。室内饲养时,投喂蚯蚓,取食正常,生长良好;捕食时,头部对准食物,突然一冲立即咬住食物,然后再吞食。如果逃出饲养缸,在潮湿的环境中可活数天不致死亡。游动时四肢贴体, 借尾巴摆动而缓慢前进。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广西(宁明市派阳山、防城港市郊区)。国外分布于越南高平东北部。

生活于海拔470-500m的山区。成螈多栖于水流平缓、两岸灌木和杂草茂密的溪流内,白天常伏于溪底石下,水流湍急的溪段则少见。夜间外出觅食水生昆虫等小动物。

习性形态

头部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长明显大于眼径,吻端平截;鼻孔位于吻端外侧;头侧有腺质棱脊, 皮肤较粗糙,布满疣粒或痣粒,背部中央脊棱很明显,与枕部V形隆起相连接;无肋沟,体背面两侧疣粒大,排列成纵行延至尾的前半部;躯干和尾上有横沟纹;无颈褶,咽胸部和腹部有扁平疣。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