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两栖动物>>有尾目

东方蝾螈

2022-07-19 23:04:39 448

东方蝾螈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雄螈全长66毫米,雌螈80毫米左右。头部平扁,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吻棱较明显,颊部略斜出;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小于眼径或眼间距,眼径与吻长几相等;上唇褶在近口角处较显;犁骨齿列呈“八”形;舌小而厚,卵圆形,约占口腔底面的1/2左右,两侧游离。躯干浑圆,背脊平扁或略隆起。四肢细长,前肢前伸时指端达鼻孔;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互重叠;指趾细长而略扁,末端钝尖,基部无蹼;指长顺序为3、2、4、1,趾长顺序为3、4、2、5、1,第三、四趾几等长;内外掌、踱突略显或不显。尾侧扁,尾长略短于头体长,尾高与头高几相等;尾背、腹鳍褶较平直,尾末端钝圆。皮肤较光滑,背面满布细小痣粒及细沟纹;耳后腺发达;枕部有不清晰之“V”形隆起,其后有弱的脊棱。腹面光滑,颈褶明显。
生活时背面及体侧黑色带有蜡样光泽,大多数个体背面无斑纹,极个别的有隐约可见之深浅相闻的斑纹。腹面朱红色,有分散黑斑,即大多数个体在颈褶后方至腹后部有一块“T”形朱红色斑,两侧缀以不规则黑斑,仅少数标本无黑斑;四肢基部、肛前半部及尾腹鳍褶边缘朱红色,肛后半部黑色。液浸标本朱红色褪为白色。
在中国浙江的蝾螈没有严格的冬季蛰伏现象。故在一年四季均可见到,游移4、5月产卵季节最易见到。白天常在水底或水草下面。有时浮出水面呼吸;入冬之后则隐伏在水底或潮湿土洞内、石缝间或树根下度过寒天;在水中越冬的个体,当塘水干涸或睡眠有薄冰时,往往浮在水草间或石块下,甚至前移大陆地石块间。具有外鳃的幼体,往往游动与溪塘的水草间;当外鳃消失后大多数个体栖息在潮湿的土洞或石缝间,在6~8月间可在野外见到幼螈。该螈生活在静水水域或水稻田内,捕食水生昆虫和昆虫卵、幼虫以及其他小型水生动物。

东方蝾螈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南(商城、信阳、桐柏、大别山)、湖北(黄陂、武穴、蕲州、孝感)、安徽(广德、宣城、南陵、宁国、绩溪、歙县、休宁、祁门、东至、石台、贵池、青阳、太平、泾县、黟县、九华山、金寨、芜湖、霍山、岳西、太湖、潜山、枞阳)、江苏(南京、宜兴、苏州、栖霞山)、浙江(余杭、义乌、缙云、龙泉、遂昌、丽水、乐清、温州、温岭、临海、天台、江山、金华、诸暨、杭州、湖州、长兴、安吉、嘉兴、黄岩、萧山、仙居、建德、德清、青田、云和、衢县)、江西(庐山、九江、南城)、湖南(武冈、长沙、平江、浏阳、汨罗、株洲)、福建(武夷山的大安)。
东方蝾螈生活于海拔30~1000米的山区,常栖息于水草繁多的泥地沼泽、静水塘、泉水潭和稻田内及其附近水沟中。

东方蝾螈的详细介绍

东方蝾螈外形与蓝尾蝾螈(Cynops cyanurus)相似,但东方蝾螈背脊平扁或略隆起;皮肤较光滑,掌突显或不显;眼后下方无橘红色斑;肛前半部橘红色,后半部黑色。

cbaa9de6ef76ff60f99dad5f66f0ad25.jpeg

东方蝾螈对消灭农田虫害和危害人类健康的蚊子幼虫等有一定的生态作用。同时,也是是一种较好的实验动物。

而据中国药用动物志(1983)记载,全体可供药用,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等,睾丸含△5-3β-羟甾脱氢酶,脑含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药用有除湿、止痒、镇痛的功效。主治皮肤痒疹、烫伤烧伤等病症,微火烘干或鲜用均可。

皮下有剧毒,名为河豚毒素,是世界上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素,一毫克可致一个成年人死亡,毒素在皮下,一般不会释放。故只可用于观赏,不建议作为宠物喂养。

      主要威胁是由于扩大基础设施发展、农业和污染而造成的生境破坏和退化。该物种也在国内和国际宠物市场进行交易。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江苏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