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雄原鲵是小鲵科、原鲵属有尾两栖动物。1965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学者在四川省越西县普雄海拔2900米的小溪旁的1个储存马铃薯的废弃地窖内采到1号原鲵标本,命名为普雄原鲵。
普雄原鲵的栖息地位于海拔2770~3000米的高原山地,覆盖有高山草甸和杜鹃、箭竹等灌丛和茂盛的草丛,其主要生活在山间溪流、小浸水沟和水坑、水潭,以及沼泽地等区域的石洞、石缝、树根洞等可以藏匿的环境中。山间溪流周边比较茂密的灌丛和草丛较好地保证了普雄原鲵免于太阳直射,提供了比较荫蔽的环境。
水环境比较清澈,水温低,一般在10~18℃;当空气温度逐渐升高时(23~33℃),成体和幼体藏匿处温度(10~18℃)比外界空气温度低13~15℃,特别是正午空气温度达到33℃时,普雄原鲵生活的环境温度只有16℃。据2014年4月的测量,普雄原鲵幼体生活的水环境偏酸性,pH值5.5~6.5;水环境相对稳定,小浸水沟、水坑和水潭的水体深度10~30厘米,沼泽地水潭最浅,仅6厘米。
普雄原鲵是避光性动物,成体和亚成体主要隐匿在水潭周边石缝、石洞和树根洞中,以及沼泽地周边湿润地方。当翻开石块时,它们会迅速隐蔽或钻入暗处,尾部和躯干多扭曲。观察到有成体在陆地上,隐蔽地距离水源地有2~3米。幼体多藏匿在浸水沟或小水潭中的枯枝、落叶和石块下,多在水中觅食和活动。
繁殖期在4月中旬到5月下旬,不同栖息地、不同个体产卵时间有所不同。偶有集中繁殖的现象,雄性滞留产卵场,有护卵行为。繁殖期成体在终年流水环境的产卵场活动,繁殖期结束后,成体离开。秋季曾在产卵场附近的竹根、灌丛根下挖到普雄原鲵成体。
该鲵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经过考察,其种群数量极少。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