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鲈俗称过山鲫、飞鲫。体形略似罗非鱼,但个体较小,长仅100毫米。
攀鲈栖息于静止、水流缓慢、淤泥多的水体。当水体干涸或环境不适时,常依靠摆动鳃盖、胸鳍、翻身等办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或者潜伏于淤泥中。攀鲈的鳃上器非常发达,能呼吸空气,故离水较长时间而不死,当水体缺氧、离水、或在稍湿润的土壤中可以生活较长时间。攀鲈以小鱼、小虾、浮游动物、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为了捕食空中昆虫,常依靠头部发达的棘、鳃盖、胸鳍等器官攀爬上岸边树丛。
动物标签: 攀鲈 过山鲫 飞鲫 罗非鱼
猜你喜欢
鳑鲏与河蚌有着不解之缘,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利用。鳑鲏是一种小型鱼类,繁殖力比较弱。它们为了后一代的安全和成活,有着一套特殊的办法。在生殖期间,雌鱼的输卵管延长成管状,变成一条长长的产卵管。鳑鲏产卵时,先寻找河蚌,借助这根细长管插入河蚌鳃水管内,把卵产在鳃水管内或外套腔中。雌鱼产完卵后,雄鱼立即使...
尖头塘鱧(Eleotris oxycephala)属鲈形目,鰕虎鱼亚目,塘鱧科,塘鱧属。俗称:乌鱼竹壳,南模,白头。英文名:Sharphead sleeper。体较细长,前部呈圆柱形,向后渐侧扁。头宽钝,平扁;吻尖长;口近端位,下颌略突出,口裂斜,后端延伸至眼中心垂直线下或稍前。两颌各具4行细齿;眼中等大,眼眶上缘稍凸起。前鳃盖...
鮣鱼常依赖于头顶的大吸盘吸附在鲨、鲸、海豚和海龟的身体腹面,有时也附着在船舶底部。这样它不仅可以避免敌人的攻击,而且能获得食物。当寄主正在吃别的动物时,鮣鱼就能获得浮在水面的食物碎片。有时鲨鱼等宿主只作为它的运输工具,把它带到一个新的饵料场去。一到了鱼群中,它立即和宿主分开,横冲直撞地去寻找食物...
异华鲮(Parasinilabeo assimili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异华鲮属。俗称:线鱼,油鱼。体较粗壮,腹圆背弓,头小,吻略尖,口下位,弧形。吻皮下包,盖住上颌,边缘开裂成流苏状,且具小乳突。上唇消失。吻皮直接和下唇相连;下唇肥厚,与下颌分离,前缘有布满小乳突的半月形区。上下颌边缘均具角质薄锋。须2...
锦鲤和锦鲫是两种在鱼类爱好者中常见的观赏鱼品种,它们在外观、习性和饲养方面都有一些区别。以下是关于锦鲤和锦鲫的详细介绍,以帮助区分它们:锦鲤(Koi):特征:锦鲤是一种体型较大、色彩艳丽的观赏鱼,通常具有独特的花纹和斑点,包括红色、橙色、白色、黑色等多种颜色。锦鲤在池塘或水族箱中成群生活,其美丽的外观使...
唇鲮(Semilabeo notabili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俗称:没六鱼、没落鱼、木头鱼、唇鱼、岩鲮、岩鱼。体长筒形,稍侧扁,腹部平,尾柄侧扁。头略钝而稍窄,头顶稍凸;吻圆钝;口大,下位,横裂。吻皮与上唇连合,覆盖上颌,后缘平直,边缘区披颗粒状角质乳突,排列较密。下唇厚,外缘布满小乳突,向颐...
当环境发生变化或当鱼类被迁入新环境时,鱼类在新的环境条件的逐渐诱导下,产生一种生理适应过程,例如鱼类对新环境的气候顺应和食性的改变等。其中温度的顺应最为常见,生活在温带的鱼类,每当秋季来临,气温逐渐转冷,鱼类逐渐适应温度的下降并增强对冬季寒冷的抵抗能力;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随着鱼类的复苏,对夏季高...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属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俗称:桃花鱼,山鳡,坑爬,宽口,大口扒,扯口婆,红车公。英文名:Chinese hooksnout carp。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眼中等大。侧线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