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的拉丁学名是Tenualosa reevesii,外文名Hilsa herring 、Seasonal shad 、 Reeves’ shad,无亚种。
鲥(Tenualosa reevesii)是在1846年,由苏格兰海军外科医生及博物学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学促进协会报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国与日本海的鱼类学报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根据采自中国海的标本,以Alosa reevesii之学名首次被记载。
相信鲥自古已具经济价值。中国古代文献有关“鲥”的记述,有记载“鯦”“魱”“鲥”等字。最古百科全书《尔雅》(公元前235-213)“鯦”“当魱”“鱼寺”:“海鱼也,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今江东呼其最大长三尺者为当魱”;王洙等修纂、司马光整理而成的《类篇》(1066)中:“出有时,吴人以为珍,即今鱼寺鱼”。发音方面,宋朝陈彭年等的《广韵》(1008)、丁度等的《集韵》(1037)、元朝黄公绍等的《古今韵会举要》(1308)“鲥”:“市之切”,明朝乐韶凤等的《洪武正韵》:“辰之切,音时”(1375);《集韵》(1037)“魱”:“胡故切,音互”;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鲥出江东,今江中皆有,而江东独盛,故应天府以充御食……”清朝陈廷敬等编撰的《康熙字典》(1716)中亦载。然而,因含某些混称如“鱯”,有待进一步考证整理。
当4月初开始鲥会由南至北洄游时,卵巢和精巢为Ⅲ期,5月份到达舟山时,部分鲥鱼的卵巢已发育到Ⅳ期。产卵期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绝对怀卵量在100万粒以上,最高为389.4万粒。产卵时选择在江底多砂质卵石,水温在25~32℃(以27~30℃最佳),透明度为15~30厘米,流速为1米/秒,流量为2500~4000立方米/秒的沙质底清澈水处。繁殖时三、五成群活跃在大江水上层。雌雄相互追逐,多在午后至傍晚前产卵。卵为浮性卵,具油球。卵径一般在0.7毫米左右。一次性产卵,繁殖能力较大。受精卵在水温26.5~27.0℃时17个小时可孵出仔鱼。仔稚鱼培育期间在水温26~34℃,从仔鱼出膜到稚鱼鳞片完全形成需要29天。
鲥鱼为一种名贵经济鱼类,肉细脂厚,鳞片与皮肤之间满含脂肪,营养丰富,在中国古代就被作为纳贡之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中医记载,鲥鱼肉味甘,性平,有强壮滋补、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消热解毒之功效;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用鲥鱼蒸出的鱼油,涂于水火烫伤处,疗效也甚佳。
在长江口下游常年产量为50万千克左右,1974年曾高产达157.5万千克。以后由于污水及水利工程(拦江筑坝)兴建,产卵场严重破坏,又加超强度的捕捞亲鱼和幼鱼,其资源量严重衰退,至1985年仅有3万千克。为了保护鲥鱼的资源,中国相继开展了鲥鱼人工授精、卵孵化及仔鱼培育的研究,有关部门还提出从1987年3月起对长江鲥鱼的短期(3年)禁捕规划。3年禁捕鲥鱼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长江鲥鱼资源濒临枯竭的现状仍无明显改变。
野生鲥鱼濒危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捕捞亲鱼和幼鱼、水域环境污染以及水利建设。每年的生殖季节,鲥鱼亲体在溯河产卵的途中会遭到捕杀,从而导致到达产卵场进行繁殖的亲鱼数量大大减少。在鲥鱼幼鱼的天然索饵场,渔民在捕捞其他经济鱼类时,由于使用的渔具网眼密集且直径小,容易附带将幼鲥捕捞,从而对幼鲥造成较大伤害。
1987年3月中国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武汉会议讨论决定,从1987年5月起,对鲥鱼实行全江禁捕,禁捕期为三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水产研究所通过开展鲥鱼池塘驯养和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作为保护和增殖鲥鱼的重要途径。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1988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Ⅰ级野生保护。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